某市“米袋子”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适应粮食需求新形势,巩固提高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强化政策措施落实,推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粮食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进一步增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粮食安全是人民生活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而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xx市粮食生产经过多年的国家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和粮农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一度成为国家级粮食基地县和粮食调出大县,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条件和优越和广大农民对增收的需要,经济效益较低的粮食生产逐渐变经济作物所代替,种粮面积逐年减少,生产管理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此现状对粮食产业冲击巨大,直接影响了全市粮食生产及安全供给。据农业部门统计,截止 10月30日 ,全市粮豆播种面积为373839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2618亩,减14.35%,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23129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7359亩,减31.78%;玉米种植面积185957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2638亩,减10.85%;旱稻种植面积24307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2984亩,减34.82%;黄豆种植面积3788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676亩,减30.67%。
针对以上上述粮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困难,各部门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的艰巨性、重要性和长期性,任何时候对粮食生产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地方对粮食发展都不能麻痹懈怠。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新特点,科学把握粮食生产面临的新情况和问题。加大工作力度,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把潜力变为现实,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二、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保障供给”的思路,强化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和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以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为基础,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创新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努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不断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全面推进粮食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努力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年粮食产量力争达到12.9万吨,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优质率提高到80%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水平。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突出抓好高产优质超级杂交稻、专用玉米和特色杂粮生产,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创建万亩示范片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经过五年努力,把坝区8万亩水田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完成1.64万亩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完成乡镇土地整理项目4.27万亩、中低田改造15万亩。
(二)提高粮食加工转化能力。扶持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稻米等精深加工。配套发展原料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优质稻产量占稻谷产量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改造提升现有粮食加工企业,建设年产1.5万吨精米加工生产线,年产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扶持整合现有饲料加工企业,扩大畜禽鱼饲料生产规模,达到年加工配合饲料2万吨的生产能力,带动粮食加工转化增值。
(三)抓好粮食基地建设工程。一是优质水稻基地建设。加大水稻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复种指数。在全市10个乡镇坝区,重点建设2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其中,优质杂交稻面积达到15万亩;二是优质玉米基地建设。调整优化玉米品种结构,加快甜玉米、小糯玉米发展,重点建设20万亩鲜食、青贮玉米生产基地。
(四)积极培植规模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国家种粮直补中的大户倾斜政策、种粮大户农机奖励政策、农业部门的新型农民培训和科技扶持等措施,培植一批规模种植大户和优质粮食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种植大户和种粮合作社建立示范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稳定提高大田作物的产品供应能力。同时,以加工促增值,提高粮食生产效益,鼓励和引导发展“订单农业”。
(五)加强农业病虫害防控。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构建病虫预警平台,推广高效低毒新农药,加快推进农业有害物及病虫害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工作。加强对迁飞性、突发性、流行性水稻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力度,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积极开展统防统治工作,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六)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在粮食主产地区示范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粮食生产作业效率和种植效益;围绕水稻、玉米、薯类等主要粮油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农机化技术,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向勐旺乡农户租用300余亩闲置农田,开展水稻和冬玉米全程机械化规模生产探索,将单产由过去的4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增20%以上的目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一把手要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把确保粮食生产和做好粮食市场供给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作为主要的责任目标之一。完善我市、乡镇、办事处、产业集聚区“米袋子”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xx市“米袋子”工程建设
某市“米袋子”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本文2011-12-01 21:32:25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