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年爱国卫生工作意见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1-11-28浏览:2343下载153次收藏

县2012年爱国卫生工作意见  

   

为扎实做好2012年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改善我县城乡坏境卫生面貌,促进爱国卫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2010—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以及省、市爱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优美城乡,创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遵循“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突出重点、科学管理、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为重点,城乡联动,深入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城乡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服务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做好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的前期准备工作。  

紧紧围绕国家卫生县城复审这一重点,早谋划、早着手,紧扣新的《国家卫生县城标准》,查漏补缺,狠抓薄弱环节,实施难点突破,着力抓好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申报资料制作和市容环境、五小单位、各类市场、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社区居民区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等工作,夯实创卫基础,努力做好复审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二)深入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以健康教育为先导,积极开展“全国第23个爱国卫生月”(4月份)、“世界卫生日”(4月5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和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治等大型活动。组织爱卫会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活动,充分发动城乡居民和各行业的干部职工参加社会性爱国卫生活动。积极推动健康教育“七进”(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进学校、进幼儿园、进单位、进厂矿企业)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报纸、互联网、宣传栏和宣传册等,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三讲一树”(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和“垃圾不落地”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城乡逐渐形成“以卫生为光荣,以脏乱为耻辱”的社会风尚。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营造文明、健康、整洁有序的城乡生活环境。  

(三)以春季灭鼠为重点,搞好病媒生物防控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认真贯彻《河南省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基本疾病预防控制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坚持预防和滋生地治理为主,环境治理和药物消杀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方针。积极开展清理集存垃圾、积水、消除四害滋生地,完善防灭设施活动,防止流行病的爆发和流行。在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合理用药,坚持专业队伍与群防群控相结合,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强“四害”日常监测,不断完善监测措施和防控措施;根据病媒生物的消长和季节变化,适时开展全县性,群众性的定期消杀活动;巩固提高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达标创建成果,有效降低四害密度;积极探索开展除害防病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以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为重点,强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  

1、要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爱国卫生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全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一是加快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粪便处理、公厕改建等为重点,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逐步实现垃圾、污水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城区道路、社区居民区要配置足量的垃圾箱,建设足量的垃圾中转站和无害化卫生公厕,力争到年底,城镇建成区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整修背街小巷,消除黄土裸露,达到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要求。在农村,乡镇要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村镇垃圾、污水排水设施建设,实现集中收集处理。乡镇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村庄要率先硬化、绿化、亮化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配备垃圾箱(池)和压缩式垃圾运输车,建造无害化卫生公厕,并确保各种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新农村建设中要统筹解决污水排放、集中处理问题。偏远乡镇、村要在建设、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建设简易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实现规范化处理。二是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在城区开展重点整治的同时,在农村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搞好庭院及周边环境卫生,平整村内道路,疏通排水沟渠,净化坑塘,清除村内、村外各类积存垃圾、粪便,规整柴堆、杂物堆,畜禽实行圈养。三是垃圾规范化管理工作。在全县农村逐步实行“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的垃圾规范化管理模式;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重点,以新农村试点村为先行,年内完成乡镇政府所在地垃圾中转站建设配套使用,新农村试点村各村至少建一个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2年爱国卫生工作意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