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11-11浏览:2736下载295次收藏

   

一、全县农业产业现状  

近年来,**县各级各部门紧紧抓住“两站”建设和新县城迁建机遇,结合**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位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狠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坚持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强化科技措施推广,在沿江一带大力发展水果、蔬菜产业,在二半山及二半山以上重点发展畜牧、魔芋、核桃、天麻产业,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围绕以示范带产业,以产业促增收,坚持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农业产业中心试验示范,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蔬菜产业  

为确保全县蔬菜种植取得显著成效,农业部门把蔬菜发展列为部门的中心工作来抓好抓实,县、乡(镇)成立了蔬菜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层层签订责任制,班子成员实行挂钩责任制,技术干部实行个人承包责任制,采取包村、包组、包户等多种形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调研,认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和制定蔬菜种植实施方案,县、乡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对菜农的技术培训指导,抓好现场技术培训,耐心细致讲解各个阶段蔬菜的育苗、搭棚、栽培、田间管理等种植技术规程。2011年,全县完成蔬菜种植面积56800亩,其中:大棚蔬菜785亩、早春蔬菜4198亩、冷凉蔬菜1000亩、秋蔬菜600亩,夏季蔬菜50217亩。种植的品种有白菜、莲花白、萝卜、芹菜、葱、大蒜、西红柿、黄瓜、南瓜、丝瓜、冬瓜等20多个,全县蔬菜种植实现总产量34800吨,产值达4538万元。以冬季农业开发为主的大棚蔬菜、早春蔬菜,在良种、规范化种植方面有新突破。   

(二)畜牧业  

**畜牧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上已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实现18450万元,完成计划17500万元的105%,生猪出栏121327头,完成计划120000头的101.1%,大牲畜出栏3645头,完成计划3600头的101.25%,羊出栏11113只,完成计划12000只的92.1%,家禽出栏507436只,完成计划数503000只的100.88%。动物免疫有序开展,重大动物防控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全县春季防疫畜禽常规免疫注射生猪6.9958万头,防疫密度93.5%;完成w病免疫9.3876万(头只),防疫密度101.4%,其中:猪7.6629万头、牛1.0029万头、羊0.7218万只;注射禽流感疫苗20.3804万羽,免疫密度101.2%,生猪死亡率控制在2%以内。近年境内均未出现大范围畜禽发病和死亡,养殖环境健康有序。  

(三)水果产业  

近年来,**立足县情,狠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措施推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搞水果产业发展促农增收。县农业局、扶贫办、新农办等部门把水果发展列为部门的中心工作来抓好抓实,县、乡(镇)成立了水果种植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层层签订责任制,一级抓一级,班子成员实行挂钩责任制,技术干部实行个人承包责任制,采取包村、包组、包户的多种形式实施水果种植。工作中,涉农部门多次组织技术干部深入第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县水果种植技术实施方案,县乡技术干部进村入户组织农民开展水果种植技术培训,抓好现场技术培训,耐心细致讲解各种水果的育苗、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手把手向果农作示范现场演示,做到了每户种植户手中有一套完整的水果栽培技术资料,让每个果农都能掌握水果的种植技术知识。  

县农业局、扶贫办等部门紧紧围绕**特色水果产业抓发展,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引进新品种,抓好新品种试验示范,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切实抓好水果产业发展,根据不同的区域种植不同的水果,全县种植的水果品种有李子、柑橘、葡萄、枇杷、樱桃、龙眼、桃、梨、杏。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全县的水果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支柱产业,水果产业占种植业经济收入的58%。新滩镇石龙、会仪镇黄坪等村的半边红李子成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新滩镇石龙村和鲢鱼村的油桃闻名县内外,会仪镇和平村和南岸镇南岸村的柑橘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果子,新滩镇鲢鱼村和南岸镇南岸村的枇杷最高价卖到了16元/公斤,**种植的大五星期枇杷在市场上被商贩一抢二空,供不应求,新滩镇银厂村和中城镇农业村的李子成为二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   

据调查统计,2011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7400亩,其中:李子15200亩、柑橘9420亩、桃4779亩、梨3470亩、龙眼2940亩、枇杷1058亩、葡萄480亩、樱桃30亩、杏23亩,全县水果挂果面积达2.81万亩,实现总产值4460万元。   

(四)魔芋产业  

金江白魔芋产于金沙江下游一带的狭小区域,品质优、销路好,是**的传统优势产业。2011年,在铜厂、南岸、互助、团结、双河、板栗、清水、新滩、银厂、石溪、三渡等11个村完成丰产栽培及病虫综合防治样板2128亩,其中中心样板665亩、规范样板1463亩,指导农民扎实抓好科学防治措施,实现“病虫轻、产量高、品质优、收益大”的示范目标。特别是推广应用“缓坡轮作地、魔芋种芋 65克 以上、 1.1米 垄幅2行、株距为种芋直径的3倍、矮秆早熟玉米单行单株种在垄背中央、增施有机肥和配施氮磷钾化肥、早施农药及理深沟培高垄”等规范技术,实现“魔芋茎基直径平均 1.5厘米 以上和软腐病株率5%以下”目标。全县印发技术资料2703份、开展技术培训24场次1040人次、深入田间指导 和督促农户推广应用轮作垄作、抗病良种、合理密植、施肥灌溉、合理用药等魔芋丰产栽培及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提高魔芋生产水平。  

实施效果: 2011年7月13日 至23日,县农业局分管领导组织带领局机关、植保站、农技中心等相关单位人员,对全县2011年魔芋产业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及其效果,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走访群众核实等方式,以客观公正、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组最后一致认为:2011年的魔芋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各级各部门实实在在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好效果。经抽样测算,2011年全县完成种植魔芋面积22364亩;其中:中城镇7491亩,南岸镇3408亩、板栗乡5427亩、新滩镇3680亩、会仪镇2358亩。种植的品种有白魔芋、花魔芋,全县实现总产量11425吨,总产值达4570.1万元,优质种芋繁殖基地2070亩,优质魔芋基地11520亩,新增面积2230亩,中心样板665亩,丰产样板2128亩。亩产量 510.9公斤 ,亩产值2043.5元,亩物资投入560.6元,亩劳投入231.9元,亩纯收入1251元。
    (五)渔业  

2011年,全县拥有水产养殖面积2883亩,实现渔业总产量578吨,总产值578万元。其中:养殖产量535吨,捕捞产量43吨。池塘坝面积1460亩,产量386.2吨,单产264.5公斤;水库养殖面积328亩,产量5吨,单产15.2公斤;河沟面积1095亩,产量57吨,单产52公斤;稻田养鱼完成面积1200亩,总产55.2吨,单产46公斤;网箱养鱼面积 510m3 ,总产31.6吨,单产62公斤。  

(六)核桃产业  

2011年,全县已种植核桃面积 20000亩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