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靠“五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栏目:模板范例发布:2011-11-10浏览:2490下载251次收藏

靠“五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编辑提示 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正确处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关系,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的退耕还林实践证明,积极推进“五结合”,解决好农民吃饭、烧柴、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才能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   

  坚持把退耕还林与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结合好    

  粮食生产事关农村稳定,是搞好退耕还林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这个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的成败。我们应认识到,退耕还林是在告别了粮食短缺以后才提出来的,如果粮食生产不断滑坡,就总有一天粮食还会短缺,退耕还林就难以继续下去。因此,退耕还林必须在抓好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上才能顺利推进,只有保住粮食生产能力,才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要把退耕还林与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结合起来,确保农民一定数量的口粮田。要加强西北地区集雨设施、石漠化地区地头水柜、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合理提高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原则上要保证西南地区人均1亩以上、西北地区人均2亩以上高产稳产农田。要加大投入,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建设区域性商品粮基地,集中建好ⅹⅹ支流谷地。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坚决制止借退耕还林之名随意侵占基本农田。   

  坚持把退耕还林与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结合好    

  西部地区除了人们上山种地、放牧牛羊破坏生态以外,农户为烧饭、取暖上山砍柴也是破坏生态的重要原因。按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农村能源消耗占全国森林资源消耗的ⅹⅹ,山区有的要占ⅹ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在黄河上游、长江上中游地区停止天然林采伐之后,农村能源消耗成为森林资源消耗的主要方面。因此,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是关系到生态建设成果能否巩固、生态环境能否改善的一个重大问题。据调查,建一口6-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解决4口之家的生活用能,每年平均可节约2.5吨左右的薪柴,相当于保护了3-4亩灌木薪炭林免遭砍伐。如果按照每户每年砍伐山林3亩计算,按4年轮伐期,建设一口沼气池,相当于造林12亩。ⅹⅹ年,中央安排ⅹⅹ国债投资,截止到当年ⅹⅹ月底,已建成沼气池ⅹⅹ万口。目前西南地区在发展沼气、节柴灶、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发展沼气,不但投入少,见效快,既解决了边治理边破坏的问题,也改善了人居卫生条件,还增加了有机肥,促进了种植业发展,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坚持把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结合好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在加强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必须采取生态移民、封山绿化的措施,实行生态环境保护。ⅹⅹ年至ⅹⅹ年,中央共安排生态移民试点资金ⅹⅹ亿元,在云ⅹⅹ4省区搬迁贫困群众ⅹⅹ多万人,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三年来的试点经验表明,生态移民较好地解决了剩余贫困人口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的脱贫发展问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有效地保护和恢复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在认真总结经验,搞好规划,完善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并在西部地区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对一些经济发展明显落后,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生态位置重要的贫困地区,如ⅹⅹ地区等,国家要给予重点支持,集中连片开发。   

  坚持把退耕还林与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结合好   

  搞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把发展畜牧业同建设好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片面地注重发展畜牧业而忽视保护好生态或单纯强调保护生态而不讲发展都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走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的路子。为此,要实现“三个转变”:在思想观念上,由重畜轻草向建设养畜转变;在经营饲养方式上,实现由自然放牧的粗放经营向舍饲集约化经营转变,从根本上改变牲畜完全依赖天然草场的传统习惯;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一数量型向质量效益性转变。这样,才能提高退耕还林还草的林草成活率、保存率,促进畜牧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ⅹⅹ区从ⅹⅹ日起实现了全区封山禁牧。截止到ⅹⅹ月底,全区ⅹⅹ万亩天然草原实现了禁牧封育,占可利用草原的ⅹⅹ,ⅹⅹ万只放牧羊只全部实行舍饲圈养。   

  坚持把退耕还林与发展后续产业结合好   

  从四年多来的实践看,一些地方通过退耕还林,加快了后续产业发展,积极发展了中药材产业、畜牧业、林竹产业、草产业等特色产业,不仅找到了生态效益改善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点,也给西部地区小康社会的建设带来新契机。如ⅹⅹ市等后续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都是生态建设的成效好,农牧民脱贫致富快,社会面貌变化也大。国家要采取贷款贴息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后续产业建设。要培育一批后续产业龙头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引导作用。目前,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提高认识,采取新措施,积极推动后续产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进而完成好“绿起来,富起来”的历史使命。  

靠“五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