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 2011年10月18日
在xx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xxx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区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们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区人民政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任务,顺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绩,谱写了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五年来,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 亿元增加到2011年(预计,下同)的 亿元,年均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亿元增加到 亿元,年均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亿元增加到 亿元,年均增长 %;规模以上地方工业增加值由 亿元增加到 亿元,年均增长 %;财政总收入由 亿元增加到 亿元,年均增长 %。项目带动战略成效显著,五年来共实施 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个;完成投资 亿元。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区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10年底,在全省 个县(区)、 个市(州)所在地县区分别排名第 位和第 位,比五年前分别上升了 个和 个位次。
——五年来,城市建设大步迈进,城乡面貌呈现新跨越。着眼陇东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强力推进旧城区改造和新区、东区、北区开发,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规划区面积达到 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达到 平方公里,比五年前增加了 平方公里。新建、改建城市道路 条 公里,在全省率先规划建设城市综合公共管沟 公里。建成了 广场、 广场、 体育场等现代化城市广场,城市供排水、集中供热、垃圾集中处理、公厕等市政设施更加完善。着眼打造“ ”的生态宜居环境,全面启动了 湖等城市集雨湖和城乡循环水系建设;规划建设了 亩的城区生态防护纪念林,城乡道路绿化、绿地小游园建设、荒山造林等景观建设全面推进,城市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了 %和 %。新建了南、北汽车客运站, 高速公路 全线建成, 机场4c级改造、 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外部交通环境极大改善。实施 环城路、 公刘广场、 街区排污等重点工程 处,小城镇面貌得到改观。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全国“平安畅通县区”、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等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省验收,“ ”活动扎实推进,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 %,比五年前提高了 个百分点。
——五年来,产业发展富有成效,“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坚持整村、整乡、整区域推进“果、菜、畜”三大主导产业开发,建成果树专业乡 个、专业村 个;新建 、 等设施蔬菜基地 处,2010年又全面启动了 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已建成日光温室 座;建成 等万头标准化养猪小区 个,以东区果树、南区设施蔬菜、北区设施养殖为主的三大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多场(次)、培训农民 万人(次),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 亿元,输转劳务 万人(次)。以打造区内“半小时交通圈”为目标,建成了东、南 公路,启动了 公路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实施了 电灌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农村安全人饮、农村电网改造、梯田建设、土地整治、农村沼气等重大工程,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个,建成 、 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五年来,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城市经济实现新提升。着眼大园区承载大工业、大工业支撑经济大发展的目标,全力加快城南石化工业园、城北工业集中区建设,入园企业 户,其中亿元以上企业 户。大力实施万村千乡、汽车和家电下乡、退市还路等工程,新建成了一批遍布城乡的专业市场、商业网点,城乡商贸流通日益活跃。长庆、华能、庆阳石化等“国”字号能源企业, 、 等知名商流企业相继落户西峰,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商贸中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五年来,实施各类工业、商流项目 多个,工贸经济快速攀升。
——五年来,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立足小政府提供大服务、小财政保障大民生,将有限的财力向民生倾斜,民生事业累计支出达到 亿元。着眼优质、公平教育和人民满意教育,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以“学生进城、医生下乡、农民入校”为主的教育布局大调整, 万名农村学生实现了进城寄宿就读。启动实施了 个乡镇卫生院、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和区医院、妇幼保健站等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整体推进项目,全面落实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补助,城乡医疗服务条件显著改善。成功举办了 民俗文化节,协办了 民俗文化节、甘肃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第二届全国红色运动会;建成民俗文化产业基地 个,从业人员达到 万人;启动了“五个一”工程和“五动西峰”活动,创办了“和谐西峰大舞台”和“智汇西峰大讲堂”;全区村级农家书屋、文化广场覆盖率分别达到 %和 %;在庆阳电视台公共频道开播了 小时自办节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城乡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新建、扩建乡镇敬老院 处、“五保家园” 处,农村孤寡老人养老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窑)改造、失地农民安置小区建设、农村小康住宅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各类社会保障体系,启动实施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建立了城乡特大病患者特殊救助制度,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实现了充分就业。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等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惠及农村居民 万人。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全区 多名群众实现了脱贫目标;今年又启动了 个村、 户、 万边远贫困山区群众扶贫搬迁工作,全区贫困率比五年前下降了 个百分点。到2011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 元、 元,比2006年分别净增 元和 元,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五年来,对外开放深入推进,率先发展彰显新活力。全国 多个知名规划设计和建设单位参与城市建设, 多名国家院校及发达地区专家、学者来峰开展调研指导。特别是近三年来,先后组织 名农民走川陕、 名优秀行业代表观世博、 名干部赴上海展望学院开展素质提升培训等大型考察学习活动xx次。“引强入峰”战略取得重大突破,江苏雨润集团投资 亿元的年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冷鲜肉等 个项目顺利落户西峰。积极搭建政企、银地合作平台,累计筹融资达 亿元;扶持成立了 村镇银行、 农村资金互助社、 小额贷款公司等“新三类”金融机构 户,落实各类助农贷款 亿元。
——五年来,政府建设全面加强,履职能力得到新提高。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司法和社会监督,累计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 %。严格规范政府决策、审批、执法、监督等行为,推行“一站式服务”,实施各类审计项目 个,削减调整行政审批事项 个。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政府部门个减少到 个,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实施了“三台合一”综合指挥系统扩建工程,启动了“平安西峰”数字化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工程,推行了流动警务管理模式。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活动,积极落实群防群治措施,全面加强信访接待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平安西峰建设扎实推进,全区社会大局稳定。
科技、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石油开发、红十字会、供销、档案、宗教、妇幼、残疾人以及武警、消防、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区六届一次人代会以来的五年,我们在奋进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谋求跨越,在跨越中凝聚人心!五年的发展实践,最让我们感到振奋的是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态势开始显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最让我们感受深刻的是全区各级干部的思想更加解放、作风更加务实,全区上下形成了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最让我们感知难忘的是西峰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得到了人大、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离不开全区上下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西峰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地敬意!
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宝贵。在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相对于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产业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外向拉动力仍然不足;相对于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全区工业化、产业化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仍然缓慢,中心城市的人气商气需要加快集聚;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个别部门服务意识还不强,工作效率还不高,经济发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对于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得到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西峰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发展任务艰巨而光荣,发展机遇千载难逢。一是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务院又出台了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国家将对我们有更多的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西峰作为省委、省政府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东翼”和建设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三是随着西长凤高速公路、西雷高速公路、庆阳机场改造扩建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西峰将快速向西安城市经济圈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融入,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四是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经济和社会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力、吸引力显著提升,为新一轮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以上这些发展形势和发展机遇,今后五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按照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任务,大力实施“双轮驱动、双翼支撑、双向保障”三大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建设美丽文明、和谐幸福的新西峰。奋斗目标是:全面实现“七增、五控、六突破”。
“七增”,即:——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亿元,年均增长 %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亿元,年均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亿元,年均增长 %。
——规模以上地方工业增加值达到
2011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2011-11-08 15:50:26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816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