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县级建筑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建筑业作为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它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制度改革,搞好建筑业数据是十分重要的,但就我县目前情况看,全面、准确、及时地统计建筑业数据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影响建筑业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因素
(一)建筑业统计基础薄弱,统计数据质量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力量严重不足与统计业务要求不断提高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县一级建筑业企业统计人员大多都是身兼数职,工作量相对来说就比较大,对企业自身的知识和业务也许很精通,但对统计业务知识则知之甚少,同时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学习统计业务知识,其所报的统计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二)企业的配合度越来越差。建筑业企业统计员大多是兼职,缺乏基本的统计专业知识,不理解统计工作,配合度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报表收集难度较大。业务人员不关注统计,企业领导不重视统计,时间观念差,不能及时上报建筑业统计报表,有的几经催报还是仍然拒绝报送统计报表;二是统计员更换频繁。有的企业一年换几次统计员,往往刚熟悉报表又被换走了,新来的又得从头学起,使企业统计在企业决策层中逐步失去位置。
(三)统计信息不能满足建筑企业的需要。首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统计信息与企业所需市场信息的目标是不同的。政府统计信息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为政府管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而企业所需市场信息的目标和出发点是为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决策服务。由于政府管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企业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上,因此,所需要的决策信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的差别。其次,政府统计信息具有宏观整体性的特点,而企业统计信息则具有微观单个性特点。政府统计系统各项信息均是以国民经济体系为最终目的,而企业所需要的则往往是注实物方面的信息(如市场占有情况、价格等)。
(四)建筑业统计资料取得相对困难,造成统计不准确。一是企业按登记注册地统计,企业的许多施工项目都在外地,统计力量相对薄弱,决定了企业的统计数据不及时和不全面。二是中小企业多为民营和个体性质,不重视统计工作,问题较为突出。
(五)市场不规范,造成统计数据不实。建筑业企业由行业进行分级主管,工程以招投标的方式公开进行。计划经济
对提高县级建筑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本文2011-11-04 07:04:2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7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