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川市企业“招工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汉川市就业局调研小组 徐勋伟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趋缓,并经过“十一五”的持续努力,我市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好转,用工呈现恢复性反弹。部分行业、企业相继反映“市场招工难”、“订单回暖愁招工”等,引起了我市政府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视。
为全面掌握汉川市企业“招工难”问题的现状、成因,我们试图从企业自身出发,研究作为用工主体的企业出现“招工难”的决定因素,揭示其与招工难的关系,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汉川市“招工难” 的现状及思考
(一)汉川市“招工难”的基本现状
1. 近两三年“招工难”问题在八成企业中不同程度出现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地处“武汉城市圈”核心层的机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在我市落户。调查显示,汉川市68.4%的企业近两三年“经常出现招工难问题”,23.5%的企业“偶尔出现招工难问题”,仅有8.1%的企业表示“近两、三年未出现招工难”的情况。反映出大部分的用人单位近两三年不同程度遭遇“招工难”困扰。
2. 纺织缝纫、食品医药、金属制品“招工难”现象较为突出
据调查统计,我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40多家,若要实现满负荷生产,现缺工人近1.5万人左右。其中纺织、服装、制鞋企业类急缺工6000人左右,银鹭、达利两企业年后均有新生产线上马,急需工人近3000人。其他食品加工企业如福源等食品企业缺工近2000人,福星金属制品和药业公司缺工近2000人,康欣木业、合兴包装等企业缺工近1500人。
3. 企业最难招的工种以普通劳动力和技术工人为主
从2011年春季汉川劳动用工洽谈会用工需求统计的结果来看,结合调研数据,在具体难招的工种上,48.9%的企业表示难以招到普工,而26.8%的企业表示难以招到技工,两者累计百分比达到了75.7%。表明近2-3年,人力资源市场上持续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短缺。
4.走访企业个案
(1)湖北康欣木制品有限公司位于汉川经济开发区新河工业园内(货场路),占地300余亩,公司现有员工300余人,注册资本壹亿圆人民币,总投资2.3亿元,主要生产集装箱底板、建筑模板、实木复合地板、家具板、装饰板、包装箱、托盘架等产品,年生产能力9万立方米,产品畅销国内外。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自从2005年“十一五” 规划后,企业发展较快,就感觉招工存在难度。以前招工是劳方找资方,现在是资方找劳方还要说好话。今年节后,按原计划他们要招800员工,到3月初还有400—500的缺口。公司免费提供住宿,伙食搭配合理,公司补助,价格便宜,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新员工进厂后有7天试工期,试工合格公司签订试用合同,试用期为1-3个月,试用合格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享受公司的各项福利待遇,办理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每月享受50元的企龄工资,工作满两年以上的员工享受100元企龄工资。公司每月安排休息3天,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常收入在2000元左右/月,部分优秀员工可拿到3000元左右/月。即便如此,但仍然未能缓解招工难问题。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招聘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汉川的厂家太多,员工选择余地大,出现企业之间相互“抢工”现象。二是现在的员工比较有自己的个性,有更高需求,不愿从事苦累脏活,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2)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a股上市公司。作为汉川本土的龙头企业,现有员工5210人,资产总额72亿元,净资产36亿元。2008年,完成营业收入32亿元,实现净利润3.3亿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公司已形成金属制品业、房地产业两大核心产业。通过金属制品公司人事主管介绍,过去招聘普通工人基本不愁,而近两年招聘难,尤其是招聘一线生产工人难已经成为了事实。企业采取三班倒的运作模式,生产生活条件都有改善,普通生产工人实际工资从比以前提高了10%,每月可拿到2400-2500元左右,但是仍然招不满。其原因,一是企业属于金属制造生产重工业,虽然全部是机械化操作,但是劳动强度还是较大,利润率比较低,与现在员工的期望有距离;二是周边无人可进,加上外地人对福星科技的不了解,随着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用工需求形势严峻。
(3)汉川达利食品有限公司表示,扩大生产线后缺工1000人左右,如果要从“两班倒”12小时改成8小时工作制的话,缺工近2000人。从2011年春节到3月份总计招了1000多人,已经上班的只有500-600人左右,并且在留下的600人中有一部分还在观望,工人流动性很大空间。
(4)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始建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零九工厂。自2004年以来,公司在吸收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以新品引领市场,主导产品形成纯棉高支高密产品、竹纤维家纺产品、功能性服装面料和功能性纱线三大系列。该公司总共在岗职工有2300多人,现在缺工总数达200人,缺口率在10%以上。据了解,公司“招工难”从“招女工难”转为“全面难”。工人月平均工资在1500左右,采用的是“四班三运转”的工作机制,每月有7-8天的休息时间,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生产。之所以缺工是由于工作环境相对其他行业如银鹭等较次,工资待遇方面没有绝对优势,同时,与汉川民营企业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从客观上造成缺口较大。
相对于招工形势相对严峻的上述企业来说,新河镇永和安门业的状况较好。该公司表示只要企业不投入新设备,不扩大生产规模,招工压力并不大,到目前为止缺工近150人。永和安在汉川城关是第一块牌,具有14年历史,作为民营企业,以销定产,人员得到逐步补充,招工压力并不大。
(二)汉川市“招工难”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研反映的情况,形成汉川市“招工难”问题的主要和深层原因表现在:
1.经济发展快,行业间竞争加大,区域性招工难问题严重
近年来,随着汉川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不少企业纷纷落户汉川,而市周边劳动力有限,工人就业机会增多,择业余地很大,各行业、同行各企业出现相互“挖人”现象,对劳动力的需求的竞争形势严峻。受沿海及上海、深圳、武汉等大城市经济大发展影响,我市很多民工流向“长三角”、“珠三角”、武汉等地,因为这些地方经济发展快,劳动力需求量大,而且工资收入、劳动条件等更有吸引力。此外,我市大部分年轻民工向往大城市,认为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宁愿出去闯荡,开阔眼界,也不愿留在本地打工。
2.新生代劳动力升级,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劳动力就业不稳定
80、90后新生代劳动力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主流,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独立的个性,个人需求不同于他们的父辈。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基本的生活保障不再成为他们的追求。他们一方面不急于就业,另一方面择业比较现实,只要是企业工作环境较好,生活方便,工资低一点也愿意。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价值、生活质量的要求更具现代性,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更明确,且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人不愿再从事最基层的操作工等辛苦的普工工种。因此,80、90后劳动力成为企业用工最不稳定的因子。
3. 企业数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用工需求不断增加
由于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融入武汉城市圈步伐不断加快,全市今年已有240家规模以上企业(占总数84.6%)新上了生产线,加快扩规扩能,用工需求大幅增长。新增劳动力与企业用工存在较大缺口。以纺织企业大镇马口镇为例,在劳动保障所我们了解到,马口现有纺织企业63家,总锭数130万锭。其中有十几个企业在扩锭,扩锭总数20万,按照每一万锭需工250人计算,因扩锭生产需要的工人在4000-5000左右,加上原来的1500人缺口,仅马口镇纺织就缺工5000—6000人。
4. 企业工资水平、劳动强度与农民工期望值存在距离
据调查,目前,我市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一般在1500元左右,虽然说企业为留住工人做了一系列努力,在福利待遇、生产生活条件、文体活动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但是农民工更多地关注到手的钱有多少,很少考虑各种保险,缺少长远意识。与沿海地区相比较,月平均工资1500没有优势,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机遇更大,更具吸引力。加上我市有些企业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造成相当一批招进来的人留不住。如银鹭、达利、福源等食品加工企业实行2班制,每天工作时间达11个小时;福星钢线绳的钢帘线生产车间工人工资有的可达近3000元,但由于劳动强度稍大,部分员工吃不消。
5. 宣传不到位,信息不畅,招工渠道不宽
企业招工,主要是通过张贴广告、报刊媒体宣传、内部引荐、委托职介机构招工等形式,招工渠道不宽。据调查,很多企业都是以内部职工引荐为主,主要通过部分员工春节假日回家,带同学、亲戚、朋友等到工厂上班。用工与就业缺乏高效、便捷的信息对接。有的村组因信息闭塞,难以及时准确了解到企业招聘信息,对于外地人来说,连汉川都不了解,
关于汉川市企业“招工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2011-11-01 10:26:2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