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五访五帮”民情恳谈制度实施方案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1-10-28浏览:2239下载256次收藏

     为进一步拓宽领导干部服务群众渠道,及时知民情、懂民意、办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着力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村支部、村委会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进一步转变镇村干部作风,理顺群众情绪、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全镇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根据《中共陆良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陆良县“五访五帮”民情恳谈制度>的通知》(陆办字〔2011〕25号)要求,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巩固和发展农村“学教”活动成果,建立和完善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接受群众监督,把“五访五帮”民情恳谈制度办成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二、目的意义

    1.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架起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干部民情恳谈制度是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以召开民情恳谈会、个别恳谈等方式收集民情民意、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制度。过去,干部了解民意的渠道比较狭窄、群众向上级反映问题不够畅通,以至于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有效控制、迅速解决,致使党员干部与群众间产生隔阂,党群、干群矛盾有所激化。推行“民情恳谈日”制度,群众可以面对面地与各级领导、镇村干部谈谈自己的想法,及时开通老百姓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政府及时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绿色通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怕干部、不相信干部,有事对干部采取回避态度,或直接到市县上访,或与党委、政府对着干,煽动群众闹事等问题,形成“有苦会上诉,有怨当面讲,想富找干部”良好风气,镇村干部都能成为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能彻底扭转昔日群众对干部是个“传话筒”、“通讯员”的片面认识。

    2.增强镇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民情恳谈日”活动,镇村干部面对群众提出的令人脸红心跳的问题,认识到自己与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广大干部细心研究群众利益,体察群众情绪,体验到了群众的艰辛、疾苦、勤劳和善良,听到群众过去想说、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什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的针对性,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干部多与群众接触,减少身上的官气;多与实情接触,减少虚假浮夸,有效提高镇村干部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工作盲目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进一步树立干部无私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

    3.能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镇村干部要了解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矛盾,并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化解矛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减少信访量,促进农村的稳定,在群众中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参加范围

    包村领导,中层干部。

    四、民情恳谈的主要对象

    民情恳谈的主要对象是下属站所的党员、干部、群众,帮扶的对象和服务对象:辖区内贫困户、受灾户、老上访户、产业大户、老党员、军烈属、退伍军人、离退休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和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具有代表性的党员、干部、群众。

    五、民情恳谈的主要内容

    开展以“五访五帮”为主要内容的民情恳谈活动,把党的温暖和关爱送到千家万户,真正做到访出社情民意、了解百姓忧愁、帮出社会和谐、拉近干群关系。

    (一)访基层党支部,帮理思路促发展。收集了解基层组织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指导基层组织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指导帮助抓好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贯彻落实,对其中好的做法予以大力推广,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五访五帮”民情恳谈制度实施方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