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基层党支部三基工作经验做法
压裂五队自2001年3月成立11年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强化“三基”工作,创建和谐团队,截至2010年,先后荣获全国道德建设百佳班组,共青团中央、国资委青年先锋号、中国石油集团百面红旗单位、金牌队、标杆班组和设备管理优秀基层队以及甘肃省工人先锋号等称号。持续作为全国石油系统乃至央企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铸就了红旗之魂。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系统工程,是铸造红旗之魂的前提。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人才队伍建设是质量品质提升的关键,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队伍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发展。没有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就不能确保我们在井下技术作业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系统工程,使人才和企业共发展同受益。基于这种认识和共识,近年来,我们大力培养技术型、技术管理型、专家型和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作业公司业务转型战略和市场竞争需要。自建队以来,从我队走出了近20名技术专家型和技术管理型等复合型人才,他们有的已经走上了基层、中层乃至高层主要管理岗位。被誉为人才的摇篮。
一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近年来,在相继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并且相当一部分相继走上基层和中层主要管理岗位后,我们在实施人才战略系统工程基础上,又给张凡、陈雄、张清龙、杨凤柱、叶凯和潘星等6名技术人员以广阔的舞台和施展才华的天地,大胆给他们搭台子,压担子,大力创造学习施工技术的机会。通过几年的努力,这些技术员有的已经能够独立施工,有的成为技术骨干。在他们的努力下,同操作人员一起,圆满完成了多层次直井、斜井、技术含量高的水平井以及工艺技术复杂的大型施工任务。施工技术精湛,受到甲方和各级领导好评。特别是李绪宜、陈雄和张清龙完成了近30口井的连续油管特色作业技术施工。成为业务转型技术骨干的佼佼者。2010年11月22日,在长庆油田公司甲方监督考核组来我队现场进行市场资质考核打分,在近40项内容的资质考核中,绝大多数为满分,考核成绩为优秀,在靖边气田压裂队伍中名列第一。
二是培养关键岗位技术操作人员。在关键技术操作岗位人员的培养上,我们相继培养出张晨、谢毅、陈峰、孙政伟等混砂车、连续混配车和连续油管机组技术操作人员。目前均能独立顶岗,并且完成了多层次直井、技术含量高的水平井以及工艺技术复杂的大型施工任务。同时,还对今年转岗来队的孔敏海等总管汇和井口关键人员的培养,为取得安全优质高效施工付出了心血和努力。
在以老带新的传统工作方法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培养人才思路创新,就是采取电化教学和现场岗位践习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原理的应知应会、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能力。袁富宁、贾志刚和李晓明等关键岗位操作人员解决现场疑难问题能力十分突出,各带一名年轻操作人员。今年8月,混砂车操作能手袁富宁与徒弟张晨被作业公司评为优秀师徒。由于身体原因,现转任压裂车驾驶员的原混砂车驾驶员共产党员周兴海,除了驾驶员岗位外,对混砂车台上电路系统也比较精通。去年10月28日,在乌审旗多层段压裂出车前检查设备时,发现液添系统3#泵不工作,经检测是电路模块问题,他采取电路互换的办法,解决了问题。
三是培养业务转型的特色技术作业技术人员。作为我公司业务转型重要项目之一的连续油管作业等特色技术作业领域里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我们采取出国培训的办法,于去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分别推荐送出2名工程技术人员和1名管理人员赴加拿大学习培训。为今后我队特色技术作业人才培养领军人物、科技带头人和管理人员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我们又突出对连续油管机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采取请国外专家来我队对理论知识和现场操作进行培训,并采取与内部岗位实践和消化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效果十分显著。从目前施工作业的30多口井的现场操作和工艺技术的掌握上来看,日渐趋于成熟。
四是培养专家型、复合型以至技术管理型人才。在不同压裂机组、不同作业区域和不同业务领域施工的技术人员使用上,我们本着长见识,多机会,练本领为宗旨,培养复合型人才。采取机组、作业区域和业务类型定时不定时岗位轮换的办法,使施工技术人员有不同的施工经历和经验,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疑难问题能力十分必要。从而达到一岗多能,精一门,通几门,会管理。我们拟在今后的实习施工技术员培养上,采取先上混砂车当操作工开始,使技术员对压裂酸化的液体品质、排量、砂浓度、添加剂、液添系统以及设备等方面,有一个从直观到感性再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对于牢靠掌握和全面学习施工技术以及提高应变和处置能力,从而提升施工质量,造就专家型、复合型工程技术队伍,以至技术管理型人才队伍大有裨益。如副队长兼技术员李绪宜、张凡,分别从压裂作业和连续油管作业跨机组、跨业务类型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
二、加强班组建设,打牢基础工作,强化管理根基,是铸造红旗之魂的保证。
如何提升长期分散在各油气区域作业或者频繁变更区域作业的单机组作战能力,以至于提升全队管理水平?今年来,压裂五队党政一班人不断探索近年来作业区域变化带来的管理模式新特点。加强班组建设,打牢基础工作,强化管理根基。以班组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员工基本素质,通过班组建设以此提升全队整体工作水平和基础工作。努力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优化配置,安全运行,注重效益,使各项工作在“三基”建设工作中不断强化和加强。全队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大提速大发展。
一是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根据作业公司的整体部署,分布在靖边气田的二机组、转战于姬塬、靖安、姬塬和陇东油井各区域的一机组、往返于靖边和乌审旗区域气田井的砂罐车组和外围远程作业的连续油管机组,在继续巩固“3.30安全警示日”活动的基础上,特别是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以来,广泛开展 “强三基,反三违,除隐患,严达标”活动。人人谈安全,查隐患,从自身岗位的安全隐患谈起,并作了详细记录,整改安全隐患9项。大家普遍认为:压裂五队主要从事的油气井压裂酸化、连续油管井下特作等各种施工作业和特色工艺施工,甚至各道工序,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严格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不但关系着安全生产、施工成败、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也事关井下压裂名优品牌形象和发展大计。近年来,施工成功率达100%,施工全优率91.4%,执行设计符合率100%,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经用户质量回访和甲方考核,无一例质量投诉案例。2011年7月,被川庆钻探公司推荐为石油工业用户满意班组单位。
二是强化设备管理
一、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系统工程,是铸造红旗之魂的前提。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人才队伍建设是质量品质提升的关键,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队伍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发展。没有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就不能确保我们在井下技术作业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系统工程,使人才和企业共发展同受益。基于这种认识和共识,近年来,我们大力培养技术型、技术管理型、专家型和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作业公司业务转型战略和市场竞争需要。自建队以来,从我队走出了近20名技术专家型和技术管理型等复合型人才,他们有的已经走上了基层、中层乃至高层主要管理岗位。被誉为人才的摇篮。
一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近年来,在相继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并且相当一部分相继走上基层和中层主要管理岗位后,我们在实施人才战略系统工程基础上,又给张凡、陈雄、张清龙、杨凤柱、叶凯和潘星等6名技术人员以广阔的舞台和施展才华的天地,大胆给他们搭台子,压担子,大力创造学习施工技术的机会。通过几年的努力,这些技术员有的已经能够独立施工,有的成为技术骨干。在他们的努力下,同操作人员一起,圆满完成了多层次直井、斜井、技术含量高的水平井以及工艺技术复杂的大型施工任务。施工技术精湛,受到甲方和各级领导好评。特别是李绪宜、陈雄和张清龙完成了近30口井的连续油管特色作业技术施工。成为业务转型技术骨干的佼佼者。2010年11月22日,在长庆油田公司甲方监督考核组来我队现场进行市场资质考核打分,在近40项内容的资质考核中,绝大多数为满分,考核成绩为优秀,在靖边气田压裂队伍中名列第一。
二是培养关键岗位技术操作人员。在关键技术操作岗位人员的培养上,我们相继培养出张晨、谢毅、陈峰、孙政伟等混砂车、连续混配车和连续油管机组技术操作人员。目前均能独立顶岗,并且完成了多层次直井、技术含量高的水平井以及工艺技术复杂的大型施工任务。同时,还对今年转岗来队的孔敏海等总管汇和井口关键人员的培养,为取得安全优质高效施工付出了心血和努力。
在以老带新的传统工作方法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培养人才思路创新,就是采取电化教学和现场岗位践习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原理的应知应会、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能力。袁富宁、贾志刚和李晓明等关键岗位操作人员解决现场疑难问题能力十分突出,各带一名年轻操作人员。今年8月,混砂车操作能手袁富宁与徒弟张晨被作业公司评为优秀师徒。由于身体原因,现转任压裂车驾驶员的原混砂车驾驶员共产党员周兴海,除了驾驶员岗位外,对混砂车台上电路系统也比较精通。去年10月28日,在乌审旗多层段压裂出车前检查设备时,发现液添系统3#泵不工作,经检测是电路模块问题,他采取电路互换的办法,解决了问题。
三是培养业务转型的特色技术作业技术人员。作为我公司业务转型重要项目之一的连续油管作业等特色技术作业领域里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我们采取出国培训的办法,于去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分别推荐送出2名工程技术人员和1名管理人员赴加拿大学习培训。为今后我队特色技术作业人才培养领军人物、科技带头人和管理人员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我们又突出对连续油管机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采取请国外专家来我队对理论知识和现场操作进行培训,并采取与内部岗位实践和消化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效果十分显著。从目前施工作业的30多口井的现场操作和工艺技术的掌握上来看,日渐趋于成熟。
四是培养专家型、复合型以至技术管理型人才。在不同压裂机组、不同作业区域和不同业务领域施工的技术人员使用上,我们本着长见识,多机会,练本领为宗旨,培养复合型人才。采取机组、作业区域和业务类型定时不定时岗位轮换的办法,使施工技术人员有不同的施工经历和经验,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疑难问题能力十分必要。从而达到一岗多能,精一门,通几门,会管理。我们拟在今后的实习施工技术员培养上,采取先上混砂车当操作工开始,使技术员对压裂酸化的液体品质、排量、砂浓度、添加剂、液添系统以及设备等方面,有一个从直观到感性再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对于牢靠掌握和全面学习施工技术以及提高应变和处置能力,从而提升施工质量,造就专家型、复合型工程技术队伍,以至技术管理型人才队伍大有裨益。如副队长兼技术员李绪宜、张凡,分别从压裂作业和连续油管作业跨机组、跨业务类型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
二、加强班组建设,打牢基础工作,强化管理根基,是铸造红旗之魂的保证。
如何提升长期分散在各油气区域作业或者频繁变更区域作业的单机组作战能力,以至于提升全队管理水平?今年来,压裂五队党政一班人不断探索近年来作业区域变化带来的管理模式新特点。加强班组建设,打牢基础工作,强化管理根基。以班组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员工基本素质,通过班组建设以此提升全队整体工作水平和基础工作。努力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优化配置,安全运行,注重效益,使各项工作在“三基”建设工作中不断强化和加强。全队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大提速大发展。
一是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根据作业公司的整体部署,分布在靖边气田的二机组、转战于姬塬、靖安、姬塬和陇东油井各区域的一机组、往返于靖边和乌审旗区域气田井的砂罐车组和外围远程作业的连续油管机组,在继续巩固“3.30安全警示日”活动的基础上,特别是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以来,广泛开展 “强三基,反三违,除隐患,严达标”活动。人人谈安全,查隐患,从自身岗位的安全隐患谈起,并作了详细记录,整改安全隐患9项。大家普遍认为:压裂五队主要从事的油气井压裂酸化、连续油管井下特作等各种施工作业和特色工艺施工,甚至各道工序,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严格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不但关系着安全生产、施工成败、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也事关井下压裂名优品牌形象和发展大计。近年来,施工成功率达100%,施工全优率91.4%,执行设计符合率100%,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经用户质量回访和甲方考核,无一例质量投诉案例。2011年7月,被川庆钻探公司推荐为石油工业用户满意班组单位。
二是强化设备管理
石油企业基层党支部三基工作经验做法
点击下载
上一篇:邮政企业销售类人员岗位资格培训下一篇:征费站工作纪实
本文2011-10-25 09:15:13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730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