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农机、家电、汽车下乡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10-23浏览:2695下载275次收藏

 关于农机家电汽车下乡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县自实施农机、家电、汽车下乡(以下简称“三下乡”)补贴政策以来,相关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农民购买农机、家电、汽车下乡产品十分踊跃,成绩显著。为了保证我县“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活跃和繁荣我县消费市场,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推动我县三农经济发展,根据县政协工作安排和县政协主席会议决定,县政协经科委牵头组成调研组于2010年5月底至6月中旬实地走访了县财政局、县农机局、农机、家电销售网点、部分乡镇和农户,采取听取汇报、现场察看、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全县“三下乡”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我县“三下乡”补贴发放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三下乡”补贴资金发放基本情况     

按照国家“三下乡”政策相关规定和操作办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县“三下乡”补贴工作,农机下乡补贴由县农机局负责办理,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兑付的相关手续由县财政部门负责办理。  

1.农机:自2006年开始,截至2010年5月,县农机局在全县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517.2万元,补贴各类机具6300台(套),新增农机动力近78.7万千瓦,引导农民投入约5千万以上,受益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达6200个。  

2.家电:自2009年3月开始,截至 2009年12月31日 ,共补贴家电6151台次,补贴资金145.34万元。  

3.汽车、摩托车:自2009年3月起至 2009年12月31日 止,汽车下乡补贴248台次,补贴资金达98.85万元;摩托车下乡补贴3139台次,补贴资金182.5万元。  

据统计,今年1—2月县财政部门已兑付三项补贴金额补贴161.62万元,其中以家电下乡的受益面最广,影响最大。  

(二)“三下乡”取得的成效  

自“三下乡”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我县相关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在县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广泛宣传补贴政策,不断完善补贴操作程序,强化项目资金监管,补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民对“三下乡”补贴政策反映普遍较好,消费内需拉动效应较大,增收效果明显,市场潜力较强。  

1.领导重视,保证“三下乡”工作顺利开展。自“三下乡”工作在我县实施以来,县委、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补贴发放工作机构,全面负责“三下乡”的宣传、兑付、协调、监督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研讨和改进补贴发放方法,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优化工作机制,保证了“三下乡”工作顺利开展。  

2.补贴发放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促进了我县经济发展。五年来,农机销售量年增幅达6.2%,明显高于未实施购置补贴政策以前3%的增幅。特别是用于水稻生产主要环节的大中型机具、高性能作业机械发展较快,其中水稻收割机由2006年的5台增至现在的60余台。一年来,家电类在冰箱、洗衣机等大件产品上销售涨幅较大,例如,幸福树电器2008年销售总量为400余万元,2009年销售总量近600万元,增幅约为50%,下乡补贴产品占销售总量的90%以上。从交警大队摩托车上户统计数据来看,2008年下半年为1180台,2009年下半年上户总数为4891台,同比增长达3倍之多。从以上情况分析,“三下乡”补贴政策刺激了农民消费,触及了农民消费的兴奋点,拉动了农村农机、家电、汽车、摩托车的消费市场。同时,“三下乡”补贴产品的销售票据,都是税务发票,避免了商家漏税,增加了财政收入,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3.“三下乡”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为三农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资保障。农民大量购置农机具,激发了种粮积极性,推动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规模逐步发展。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6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35%,按2009年全县的机收面积计算,预计今年可增收粮食285吨。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据调查,随着农机、家电、汽车、摩托车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农机、家电、汽车下乡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