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教育矫治工作汇报
扎实工作 科学施教
努力提高教育矫治质量
----xx省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教育矫治工作汇报
xx省未教所是全省唯一一所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的劳教场所,自2003年9月收容未教学员以来,我们坚持依法管理、科学施教、人文关怀、重在教育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稳定的首位意识,坚持以教育改造人为首要任务,把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未教工作的首要标准。建立了“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大教育工作机制,教育矫治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被司法部授予“部级优秀劳动教养学校”;被司法厅授予“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荣记集体二等功;2007年被司法部授予“部级生活卫生先进单位”;被xx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08年被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政法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去年,我们向司法部申请创建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目前各项工作准备到位,正在等待司法部的考核验收。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树立大教育理念,建立大教育格局,提高警察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1、加强警察的素质训练,提高警察教育工作攻心治本的能力。掌握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矫治能力是提高教育矫治质量的基础,为此我所按照“突出岗位核心业务”、“立足岗位、讲求实效”的原则,通过广泛开展综合素质教育训练、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等系列活动,在提高岗位技能上狠下功夫,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矫治队伍。把“ 三克 服三强化”贯穿工作始终,(克服维持将就思想,强化发展意识;克服自由主义,强化大局意识;克服墨守成规的思想,有创新意识;)在“干中练”,在“练中学”,全体警察教育矫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同时我们还联系社会心理培训机构,来我所举办了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共有12名警察取得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32名警察取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为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创立教育工作人人参与的大教育格局,做到教育工作全员性。开展警察与未教人员“一对一”帮教活动,制定“科室警察‘一对一’帮教少教人员”制度,要求科室警察每人至少包教一名未教人员,像家长一样,承担起监护的义务和教育的责任。定期与未教人员进行个别教育谈话,与他们结对子、交朋友,帮助解决学习、生活等实际问题,用实际行动去感染他们、打动他们、教育他们,积极营造大教育工作氛围。
3、建立科学的教育工作“四种机制”(即教育工作领导责任机制、教育工作考核机制、教育工作奖惩机制、教育工作保障机制),调动警察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一是积极创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鼓励警察参加函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学习提高警察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对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书的给予适当奖励,特别是对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学费全额报销。二是经常性地开展技能竞赛和观摩比赛活动,如业务知识竞赛、教案评比、教育矫治手册、谈话记录、教师基本功比赛等,对在比赛中获得优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与年终评先、晋级挂钩。三是成立教育工作理论调研小组,广泛吸收全所警察积极参与,每年召开四次教育工作研讨会,举办二次调研文章评比活动,并将优秀论文制作成册,下发给全体警察,在全所上下形成了理论调研的良好风气,有效推动了教育矫治工作的良性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拓宽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学员改造的积极性。
1、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未教学员自觉接受教育挽救的积极性。一是我们积极营造适合未教学员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未教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改掉恶习。在未教学员生活区,墙上喷绘的是符合少年特点的励志漫画,将教育和希望融入斑斓的色彩中;建立了春晖广场,建有篮球场、羽毛球场,设置了高低双杠、综合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为他们强健体魄提供条件;在教室、宿舍和楼道走廊上,悬挂名人名言和警句,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建立图书室和阅览室,有各类图书10000余册,还建立了乒乓球室、棋牌室、娱乐室,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二是结合未教学员兴趣爱好,成立了鼓乐队、舞蹈表演队、绘画、篮球、乒乓球、陶艺等兴趣爱好小组,让学员根据自己爱好选择,通过兴趣小组的日常训练,培养他们遵守纪律、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改造氛围。三是开办春晖演播室、春晖广播站。特别是《春晖之声》广播站由我所6名干警自编、自导、自播,内容包括每日新闻、天气预报、文学园地、生日点歌、生活与健康等栏目,学员积极投稿,栏目活泼新颖,反映学员心声,送出寄语祝福,深受广大学员喜爱,活跃了场所文化,提高了学员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四是每周组织举行升国旗仪式,让未教学员面对国旗忏悔过去、宣誓未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五是每年举办春季、秋季运动会,强健了学员的体魄,锻炼了学员的意志,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人文化、校园式的环境、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未教学员感到了轻松和愉悦,真正感受到这是学习的地方,是思想改造的地方,激发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的教育改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延伸拓宽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挽救质量有效性。在半日劳动半日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晚上时间提高教育效果,切实把所党委提出的大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以扫“三盲”(文盲、法盲、文明盲)为主线,分别进行传统文化类、法律主题类、思想道德类、自然科学类方面的教育。把内容丰富、脍炙人口的《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和唐诗宋词等列入晚间教育内容,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利用电教设施,组织未教学员观看《网络犯罪》、《普法知识教育》等法制教育片。按罪错分类进行互戒、排演真实再现、模拟法庭等增强知法守法意识;播放《十万个为什么》、《大自然的奥秘》、《成语故事》和《社交礼仪》等教育片,增加他们在科技、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每周日以寝室为单位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总结汇报一周来的表现情况。
3、营造人文关怀的环境,用真情感染学员。未教学员一方面渴望真情,另一方面否认人间真情真爱,由于他们受到社会阴暗面影响较深,对人防备心理严重,不易沟通与交流。打开未教学员封闭的心灵,做未教学员的知心朋友,是教育挽救他们的关键环节。用真心、真情、真爱去帮助,用诚心、爱心和耐心去鼓励这些曾经走过弯路、偏离航向的学员们。通过情感帮助,使教育转化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工作中我们注意从细微处入手,把握管教重点“关口”,总结了容易引起未教人员思想波动“二前四后”的变化规律,即临近解教前、家属接见前、受到批评后、发生矛盾后、身患疾病后、家遇灾难后。采取“三听五看” 多留心的方法,即开会讨论听发言、日常接触听言谈、晚上睡觉听动静、来信看情绪、吃饭看多少、活动看兴趣、走路看神态、日常看言行。准确把握未教人员的真实思想,一旦发现未教人员思想发生异常变化,就主动靠上去做工作。用实际行动去感染他们、打动他们、教育他们。
未教学员蔡某家境贫困,入所时患有严重的结核病,我们没有拒之门外放任不管,而是及时进行隔离治疗。蔡某因患病时间长,感到治愈无望,性格变的自卑、孤僻,包教警察了解其心态后,及时进行疏导教育,为他讲解预防、治疗疾病的基本知识,增强其治愈信心。在蔡某的积极配合下,所里花了5000多元治愈了他的病。蔡某解教时久久不愿离去,逢人就说:“是未教所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不能再干对不起社会、对不起未教所警察的事情了。”
我们坚持每收容一名未教学员,给其家长写一封信,向家人报平安,让他们了解孩子的情况和会见的日期,并征求意见。对解教人员,要求大队警察与他谈一次话,开一个欢送会,照一张合影,鼓励他们走好人生路,并买好车票,亲自送上车或送到家。未教学员入所第一天,我们保证做到“四个一”,即做一次身体检查,洗一次澡,理一次发,换一身新衣服。我们投资两万多元,建立了未教学员生活“一站式”服务部,安装了热水器、洗衣机,供未教学员洗澡、洗衣。虽然未教学员入所后,基本的生活物品都由所里统一配发,但是,由于未教学员中孤儿和流浪儿多,还有的长期与家庭失去联系,无人接见,什么都没有,为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每年组织警察开展献爱心活动,为未教学员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们的关爱。近年来,共进行捐款捐物五次,捐款10000多元,捐衣服被褥300多套。一名未教学员拿着警察捐献的鞋子,流着眼泪说:“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人送东西给我,
XX省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教育矫治工作汇报
本文2011-10-18 08:35:36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696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