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财政社会保障工作创新理论文章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1-10-13浏览:2248下载249次收藏

   财政社会保障工作就是为保证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维持社会稳定,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中,提供财力支持的社会保障财政资金运作和社会保障财政策实施过程。以十六大报告精神要求,财政社会保障工作要有如下方面的创新:
认识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
我国宪法规定“劳动者在年老、生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逐步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等事业,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国家关怀和保障革命残疾军人、革命烈士家属的生活”。这就明确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基本内容,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六个方面。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老弱病残孤寡者,以及他们当中在基本生活、劳动就业、子女上学、医疗、住房和“打官司”等方面特别困难的弱势群体;全社会都要维护他们的尊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他们重新就业、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社会保障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社会问题不以社会制度为转移,并且在当今中国尤为突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一直实行“低工资、低消费、高积累”的政策,使得目前已离退休的职工和即将退休职工没有为自己积累养老金。这些老职工在年轻时为国家创造的本来应该用于个人养老保险的财富,却被资本化为国有资产了,到现在需要支付养老保险金,但个人账户却是空的,这就形成了国家对老职工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目前全国数额已达3万亿元(引自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报告》p166 作者陈佳贵)。在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下岗失业或因病致贫造成的弱势群体,及由此产生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之类问题,更是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揽一切的“苦果”。西方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形成的,是市场和资本因素依靠自身力量冲破自然经济和封建制度束缚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贫困与弱势群体问题的产生是市场运行中优胜劣汰规则的产物,与政府行为没有直接关系,更不会产生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之类问题。而中国则不同,市场经济是政府通过推动改革而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下岗失业、弱势群体及由此产生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行为的产物。它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旧的社会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被打破,而新的社会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或者说不够健全的背景下产生的。
社会保障就其本质而言,又是一个分配问题。
社会保障实质就是通过财政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社会保障支出构成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社会保障财政政策、社会保障财政管理与监督制度构成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分配,首先要有一个分配基础。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是在经过几百年发展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后,政府才介入社会公平问题(谓未老先富)。而新中国尽管经过五十多年经济建设,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财政实力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增强。但是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但因多种分配制度的共存,特别是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的差异等自然、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更造成了社会成员之间贫富悬殊,从而产生了公平问题。政府解决社会公平问题面临的是,有限的政府财政收入与无限的社会保障需求构成的矛盾(谓先老却未富)。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既是社会问题,又是分配问题。这就要求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财政充份发挥国民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预算管理,财政转移支付,管理国有资产以及财务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在社会保障资金的总量和结构安排,社会保障政策和管理监督制度的制定与调整,平衡地区差别等方面不断创新。而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供求矛盾,尤其是偿付3万亿元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扶持弱势群体脱贫致富两方面,财政资金的主渠道作用是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所无法比拟的。财政可以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持国有股,国有资产变现等途径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满足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讲究的是效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注重的是公平。
同时,每个公民也要发扬“抱团、搀扶着走”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宪法为根据,以人道为根本,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和争取实现社会公平作出贡献。
制度创新,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增添动力
自从1998年党的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宣布中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是要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财政社会保障工作创新理论文章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