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情况调查与思考
按照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的安排,我县及时开展了“土地规模经营”专题调研活动,下发了《xx县农业局关于开展“土地规模经营”专题调研的通知》(罗农发[2011]78号),安排布置了此次专题调研,全县10个镇对“土地规模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县农业局又对鄢家、白马关2个镇开展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和典型模式
近年来,xx县在引导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据调查,截止2011年6月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5225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52%,占农民承包地面积的11.06%;全县有土地流转的村62个社409个村,涉及农户6288户,占8.76%;耕地流转规模10亩以上的共13635亩,其中10-99亩的有6020亩,100-299亩的3284亩,300亩以上的4331亩;农户经营耕地规模在10亩以上的851户,其中:10-30亩的816户,30-50亩19户,50-100亩的11户,100-200亩5户;按来源分:本地户56571户,外来户13户。经营模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
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有利条件
1、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后,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等日益增多,为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县2010年底农村劳动力13.87万个,外出务工劳动力5.86万个占42.25%。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为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我县2010年底乡村从业人员13.27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6.64万人占50.04%;而从事农业仅4.58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4.51%,约占三分之一强。
3、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和各项惠农政策落实为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调查,我县2010年农民获得的惠农补助资金达3789.28万元(含粮食直补、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
三、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和作用
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不仅是农民的基础生产资料,而且是农民主要生活来源,兼有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双重功能,土地作为社会保障品,必须落实农户的承包经营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又必须合理流转、优化配置,才能发挥土地经营的最大效益。土地流转能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及资源的有效利用。
1、有利于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查。蟠龙镇截止2011年6月有27户(其中:城镇职工居民6户),流转土地1057亩。实施土地流转机制的作用和成效明显,对该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该镇转包的1057亩土地,累计投资达610万元以上,主要用于改善生产条件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土地接包者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的模式,大力调整了产业结构,现已种植以调元枣、中华圣桃为主的果树889亩,种植药材168亩。白马关镇(万佛村九组)勇辉野生动植物生态园占地150余亩,其中:种桃树90亩,枣树10余亩,梨树10余亩,杏树和枇杷40余亩;同时有野猪、野鸡等养殖。总投资80余万元,走种养殖、餐饮一体化发展之路。年出栏野猪30余头(收入6万余元),年水果收入达6万余元,年养殖收入8万元左右。
2、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由于明确了流转中土地的相关费用问题,土地的租金均属村社集体和转出土地农户所有。据调查,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每亩地年租金15—1400元,对村社集体和农户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此外,农民流转土地后被雇请回来劳动获得工资,每日为25元至42元。由此可见,对经营者和流转出土地的农户是互惠互利的,而且农民的收入是不用投资,不承担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也是土地流转深受群众欢迎的重要原因。
3、转变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模式。蟠龙镇在土地未流转以前,农民宁愿守着土地搁荒叫穷,也不愿放弃对土地的拥有。如今,在一些村社却出现了争相抢老板来转包土地的局面。同时,由于新业主对生产的大投入大调整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和耕种技术,在广大农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给广大农民转变观念调结构上了一堂极有教育意义的课,有的农民自觉地改变生产条件和环境,广大农民深刻地意识到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由过去主要靠行政命令转变为自觉主动参与调结构。
4、促进了农业招商引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如:蟠龙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在明确土地所有权属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允许土地的转包、出租和作价入股,加大了集体荒山荒坡的拍卖、招标力度,是农业招商引资的新举措。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以1057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换取了610余万元的投入;略坪镇引进德阳市金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土地1030亩换取了280余万元投入。同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把当地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与投资者的资金、技术两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土地的集约经营,又有利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集中投入与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将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对于农业和农
一、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和典型模式
近年来,xx县在引导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据调查,截止2011年6月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5225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52%,占农民承包地面积的11.06%;全县有土地流转的村62个社409个村,涉及农户6288户,占8.76%;耕地流转规模10亩以上的共13635亩,其中10-99亩的有6020亩,100-299亩的3284亩,300亩以上的4331亩;农户经营耕地规模在10亩以上的851户,其中:10-30亩的816户,30-50亩19户,50-100亩的11户,100-200亩5户;按来源分:本地户56571户,外来户13户。经营模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
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有利条件
1、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后,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等日益增多,为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县2010年底农村劳动力13.87万个,外出务工劳动力5.86万个占42.25%。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为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我县2010年底乡村从业人员13.27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6.64万人占50.04%;而从事农业仅4.58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4.51%,约占三分之一强。
3、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和各项惠农政策落实为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调查,我县2010年农民获得的惠农补助资金达3789.28万元(含粮食直补、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
三、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和作用
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不仅是农民的基础生产资料,而且是农民主要生活来源,兼有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双重功能,土地作为社会保障品,必须落实农户的承包经营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又必须合理流转、优化配置,才能发挥土地经营的最大效益。土地流转能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及资源的有效利用。
1、有利于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查。蟠龙镇截止2011年6月有27户(其中:城镇职工居民6户),流转土地1057亩。实施土地流转机制的作用和成效明显,对该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该镇转包的1057亩土地,累计投资达610万元以上,主要用于改善生产条件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土地接包者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的模式,大力调整了产业结构,现已种植以调元枣、中华圣桃为主的果树889亩,种植药材168亩。白马关镇(万佛村九组)勇辉野生动植物生态园占地150余亩,其中:种桃树90亩,枣树10余亩,梨树10余亩,杏树和枇杷40余亩;同时有野猪、野鸡等养殖。总投资80余万元,走种养殖、餐饮一体化发展之路。年出栏野猪30余头(收入6万余元),年水果收入达6万余元,年养殖收入8万元左右。
2、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由于明确了流转中土地的相关费用问题,土地的租金均属村社集体和转出土地农户所有。据调查,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每亩地年租金15—1400元,对村社集体和农户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此外,农民流转土地后被雇请回来劳动获得工资,每日为25元至42元。由此可见,对经营者和流转出土地的农户是互惠互利的,而且农民的收入是不用投资,不承担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也是土地流转深受群众欢迎的重要原因。
3、转变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模式。蟠龙镇在土地未流转以前,农民宁愿守着土地搁荒叫穷,也不愿放弃对土地的拥有。如今,在一些村社却出现了争相抢老板来转包土地的局面。同时,由于新业主对生产的大投入大调整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和耕种技术,在广大农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给广大农民转变观念调结构上了一堂极有教育意义的课,有的农民自觉地改变生产条件和环境,广大农民深刻地意识到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由过去主要靠行政命令转变为自觉主动参与调结构。
4、促进了农业招商引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如:蟠龙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在明确土地所有权属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允许土地的转包、出租和作价入股,加大了集体荒山荒坡的拍卖、招标力度,是农业招商引资的新举措。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以1057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换取了610余万元的投入;略坪镇引进德阳市金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土地1030亩换取了280余万元投入。同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把当地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与投资者的资金、技术两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土地的集约经营,又有利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集中投入与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将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对于农业和农
某县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情况调查与思考
点击下载
上一篇:县级政协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下一篇:对供电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调研的报告
本文2011-09-21 20:18:4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605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