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政策引导,规划先行,强力推进三产大发展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09-20浏览:2696下载241次收藏

引言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包括物流交通部门,为生产生活服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以及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县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县第三产业得到很快发展,为进一步寻求我县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挖掘发展第三产业的潜力,实现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突破,按照县政协新年度工作部署,县政协港澳台侨专委部分委员历时40天,采取走访、座谈、查阅资料、问卷等不同形式,就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此本报告。  

一、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1、发展势头较好,增速和规模在逐年扩大。2006年到2009年,我县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4.8亿元、5.9亿元、6.82亿元和8.3亿元,连续四年呈现两位数递增。2009年三产服务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4%(建县初期仅有5.6%)。  

2、促进了结构调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到2009年,我县“一、二、三”三大产业结构由40.8:46.1:13.1,优化为9.8:57.6:21.4,呈现“二三一”的格局。  

3、不断加大投入,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009年,全县用于三产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7.4亿元,相当于此前10年的投入总和。随着“村村通”工程、 “万村千乡”工程、九天峰度假村、舜耕生态园、彩云洞开发等一大批第三产业基础项目的开工建设,我县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4、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成为劳动就业的主渠道。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吸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既促进了农村人口合理流向城镇,又使城镇化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我县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  

近5年来我县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性的发展,但发展水平不均衡、社会化程度偏低、整体情况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所占比重偏小、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2009年我县三产占gdp的比重为21.4%,琅琊县39.4%、天长市占38.3%,全椒县31.6%、明光市27.7%。我县第三产业所占全县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全市以及本市其他县县水平。  

2、发展速度较慢,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据调查,2009年,我县在册个体私营户5600余家。在商贸流通和销售方面,全县十个镇(办)没有一家综合性、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企业和购物中心。在三产的市场培育方面,全县现有20多个商品交易市场,可在全市排名逐年退后。全县第三产业产生税收    万元,仅占总税收的   %。  

3、发展水平低,制约了城镇化发展速度。2009年,全县传统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餐饮业、小手工制作、农副产品粗加工、商品代销等的零售增加值比重高达53.3%,而发展潜力巨大的电子、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旅游业、娱乐业、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等新兴行业合计占比例为18%。同时,由于规划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的各行各业网点分布空间严重受限、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第三产业发展。二者相互制约,我县第三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还需假以时日。  

三、我县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1、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长时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农业稳县、工业强县,至今没有将“三产富县”写进全县发展战略。如何把“一、二、三”产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来抓、一直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如果我们像抓工业、农业一样去抓第三产业发展,那么我们的三产比重年均递增两位数应该是很容易实现的。  

2、政策不完善,发展氛围不浓。相对于农业、工业等项工作,政府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出台的政策较少,部分政策虽已制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政策引导,规划先行,强力推进三产大发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