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学:问题与对策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今天有机会与大家一起讨论高等教育问题,我感到非常荣幸。我现在虽然不是教育界人士,但我经历过三所名牌大学。我的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是在武汉大学,当讲师是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在为华中科技大学),读博士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我的学历全部是全日制,首先声明没有一个是假的。而且很幸运的是,我接受高等教育全部是依靠人民助学金。1979年-1983年,我读本科,不但不收学费,而且吃住全免费,还可以领取困难补助;1984-1987年,我读研究生,仍然是免费,吃住也不需要掏钱。读博士的时候是在1993年-1996年,也是靠助学金完成学业。作为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子弟,如果不是接受免费教育,我完全不可能完成学业。所以,我要高喊口号:“免费万岁!”
此外,尽管我不是名人,但是我是师出名门。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吴林伯教授(已故)是“学术超男”易中天的导师,易中天1981年毕业,我1987年毕业,他早我6年,算是我的同门师兄。我的博士导师郑兴东教授,他主编的教材《报纸编辑学》是全国新闻院系通用教材,他的学生遍天下,就连前央视台长杨伟光也算是他的学生辈分。
我与教育的缘分,还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我在担任央视新闻记者的时候,曾经专门采访和播出教育专题新闻节目。比如,《新闻联播》1998年10月21播出《教育甘露洒人间》,是专题报道改革开放20年教育的成就;《新闻联播》 2000年10月5日播出《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五年》,是专题报道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教育成就。我采访过当时负责教育工作的领导陈至立。第二个因素是,我还是高三学生家长,我的女儿今年即将参加高考。我与千千万万的中国家长一样,神经高度紧张。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名牌大学。
以上多方面的情况,说明我今天在这里发表演讲,绝对不是一个教育的局外人,而是一个教育的亲历者、受益者和参与者,我现在作为一个在新闻单位人事部门工作的人员,我还对人才问题有一定的看法。
下面,言归正传,请容许我谈谈我对目前高等教育的三点认识。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原谅。
一、 关于大学为何缺少“大师”?
首先,我们要更正一下目前对“大师”的误解,以为大师就是被媒体炒作频率高、时常抛出一些耸人听闻观点的所谓专家学者。真正的大师是耐得住寂寞的人,十年磨一剑,甚至几十年才可能形成划时代的学术成果。大师的成果应该对全人类有贡献,不只是对少数人、少数团体有益,而且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凡是成为过眼烟云的东西,都没有价值。
我个人
我们的大学:问题与对策
本文2011-08-25 17:28:53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505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