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县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谋划“十二五”时期全县农业农村发展,部署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全县上下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实现增收,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24亿元,增长7.5%,粮食总产量2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13元,增长39%,保持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十一五”时期,全县各级各部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保持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过去五年,是全县农村面貌发生明显改变的五年,是农民群众实惠不断增多的五年,是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五年,是农村经济稳步壮大的五年,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物资财富,积累了宝贵的改革和发展经验。我们要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成果,继续发扬务实创新的作风,努力夺取今年和“十二五”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胜利。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 要转变乡镇职能,提升服务水平
乡镇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石。乡镇职能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2009年11月我们启动了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为核心的乡镇机构改革,目前全县28个乡镇均已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一办五中心”并集中挂牌办公,乡镇统筹农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下一步,要在进一步巩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明确工作重点,增强服务职能,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着力推动乡镇由“管理农民”向“服务农民”的职能转变。一方面,要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进行示范引导上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科学制定乡村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措施,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以“一办五中心”为依托,加强部门联动,通过“一站式”服务、办事代理制等多种形式,方便群众办事。要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综合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指导村民自治,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指导和帮助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做好减灾防灾工作,确保群众生民财产安全。
要为乡镇转变职能创造条件,增加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工作经费,增强乡镇履行职责的能力,并依法赋予相应的办事权限。各联乡的县级领导,要经常研究乡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乡镇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检查,帮助乡镇研究解决职能转变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涉农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履行好职能,协同乡镇解决好在职能转变过程中遇到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问题,建立起上下联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上级部门派驻或设在乡镇的机构,要接受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指导和协调,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各乡镇党委、政府在推进职能转变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汇报沟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工作措施,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推动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要把握关键,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要着眼于做大某县米、某县鸭、某县酒、某县肉、某县菜等名优品牌,采取“扶”“改”并重、“建”“引”并举等办法,大力扶持发展唐人神、和翔鸭业、和平酒业、凯丰米业、渲丰薯业等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要立足长沙、怀化等中心城市的需要,努力将某县打造成“长沙、怀化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重点抓好优质超级稻、优质柑桔原料加工、工业原料林、优质茶油、生猪规模养殖、优质肉牛、烟叶、中药材、无公害蔬菜、优质特色水果等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要按照“优势资金向优势产业倾斜、优势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的思路,大力扶持以烤烟、大米、蔬菜、水蜜桃、柑橘品改为主的种养大户,培优培强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创一批“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链。要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创全国、全省知名品牌,对某县鸭、舞水柑桔、绿壳鸡蛋、野生甜茶等特色农产品实行特色品牌保护与经营政策配套,加强地理标志认定保护,不断提高某县农业品牌区域竞争力。
二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规模化经营,核心问题是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大对土地流转的引导和服务力度,不断完善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网络,着力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价格指导与保护、用途管理等制度,建立形成有形交易市场。要强化土地流转管理,规避潜在风险,健全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保障土地流转农民合法权益。要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要本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的原则,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各种有效流转模式。鼓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和特色种养业协会,采取土地入股、出租等多种形式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各级各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切实履行好土地流转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责,加强对流转后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利用状况等的跟踪与监督检查,确保土地流转有序进行。
三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近三年来,我县在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动物疫病防治、农村物流、金融支持和信息服务等五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推进的速度和改革的效果,还不够理想,与农业农村发展实际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按照“强化公益性服务,搞活经营性服务”的思路,逐步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积极推广公坪、土桥的经验,重点完善县、乡、村、种养大户“四位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并发挥作用,切实加强对关键农时、重要产品的市场信息提供和监测预警,提高专家视频会诊系统的实效,建立形成有效益、有影响的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方面,建立涉农部门联系协调机制,整合技术力量,形成上联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下联种养基地、农业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千家万户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探索科协组织改革途径,降低入会门槛,扩大农户覆盖面,提高服务效率。鼓励在职农业科技人员创办农业科技服务实体或兼任农业生产实体技术顾问,扶持发展“东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中心”等涉农科技服务企业。动植物疫病防治服务体系方面,健全动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检疫检测体系,重点抓好县检疫检测中心建设,切实加强农产品监管。农村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方面,要按照“改造、整合、优化、提升”的要求,健全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农资连锁配送、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网络”。积极鼓励大型超市、批发企业发展农村连锁业务,开展商品供应、农产品
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11-08-23 12:21:12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493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