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现状与对策思考
动物防疫是公共卫生事业,事关畜牧经济正常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随着某县县兽医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基层疫病防控措施不断完善,防疫队伍得到壮大,动物整体免疫密度明显提高。但由于农村的饲养方式、基层防疫体系、防疫经费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到计划免疫程序或强制免疫措施的有效落实,给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蔓延留下了隐患。 “重畜牧生产发展,强防疫安全保障”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要认真要牢固树立“发展就是增收,防疫就是增效”的观念,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防疫措施,扎扎实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防疫安全,推动以生猪、某县鸭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构建新农村产业支撑,促进社会和谐。
一、某县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基本情况
某县侗族自治县辖28个乡镇301个村委会。28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共计 人,从学历来看,具有本科学历的 人,大专学历的 人,中专学历的 人,分别占 %、 %、%;从职称上看,有副 高级兽 医师 人,兽医师 人,助理兽医师 人,技术员 人,分别占 %、 %、 %、 %。301个村委会登记在册村级动物防疫员人,其中大专学历 人、中专 人、初高中 人、小学 人,分别占 %、 %、 %、%。
2010年底,全县各类畜禽存栏 万头(只、羽),除鸡以外的其他畜禽基本为农户散养;全年累计免疫注射畜禽 万头(只、羽),其中猪牛羊免疫 万头、家禽免疫 万羽、犬猫免疫 万只。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覆盖率均能达到 %以上。
二、某县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省、市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防疫队伍不断加强。加快了防疫队伍建设,输入了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对基层队伍中农村跟师学艺的“土兽医”进行了换血充实,防疫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较建区时明显提高。防疫设施不断加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动物防疫能力明显提高。局机关建起了办公楼、冷藏中心和检测中心,配备了防疫交通工具;28个畜牧兽医站解决了基本的办公用房,配置冷藏冰箱,每个村配置冷藏包,建成了县、乡、村三级防疫冷藏服务体系。防疫机制不断完善。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以检促防,重在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方针,加强防疫监管,明确防疫责任,动物防疫意识明显提高。县、乡两级建立完善了口蹄疫等动物重大疫病防制预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严格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强化“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防疫工作职责,全面落实“辖区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五强制、两强化”要求,建立了动物防疫预警机制。防疫工作成效显著。着力推进动物防疫精细化管理,加强动物免疫接种,强化产地检疫和边境运输检疫,防疫保护能力明显提高。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构筑了坚固的动物防疫屏障,陆续经受住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2型链球菌病等动物重大疫情的威胁考验,确保了无内源性疫情发生,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某县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取得的成绩,得力于省市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得力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得力于全县上下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得力于畜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辛工作。面对取得的成绩,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分析工作中亟待切实解决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加大科学防疫措施,以确保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实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基层行政领导重视不够。少部分乡镇的主要领导侧重畜牧业宏观数量的发展,对基础免疫的重视力度不够,认为动物疫病的防控免疫工作是畜牧兽医部门的事,造成平时只重视抓畜牧业生产发展和项目推广,而防控免疫宣传、组织管
某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现状与对策思考
本文2011-08-23 12:13:1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