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村发展大棚蔬菜的调查报告
结合大学生村官下田园活动的开展,我对所任职村—***村通过座谈沟通、入户走访等形式进行了调研,了解了该村发展大棚蔬菜的情况,为该村理清并谋划了今后蔬菜种植的发展思路,为该村早日致富,实现新跨越奠定基础。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东南方5华里处,全村共有141户,389人,外出131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546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236亩。2010年发展蔬菜大棚6个,在京张友好对接项目中,发展节水农业330亩。
二、大棚蔬菜发展缓慢的原因
近年来,通过党对农村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村虽然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有一些发展,但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该村大棚蔬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客观因素
1、该村的自然条件,约束了大棚蔬菜的发展。该村处于坝上下交界处,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为,耕种时段较短,造成收获次数减少,农民种植大棚的效益不高。再加上以前几户因管理不善,不成规模等众多原因导致大棚种植失败的例子,使大多数村民失去了再次尝试的勇气。2、劳动力匮乏的现状,制约了大棚蔬菜的发展。全村共有141户,389人,外出131人,在村的258人,其中70岁以上的人,65-70岁的人,60-65以上的人,年龄结构偏高,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现状导致村民宁愿种植收入虽少,但省人力、物力、财力,且风险小的大田庄稼,而不愿种大棚蔬菜。
(二)主观因素
1、村民自身方面:村民文化程度低,思想保守,缺乏改变现状的主动性,限制了大棚蔬菜的发展。村内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人数占63.3%,高中以上占13.7%,文盲占13%,这种现状严重束缚了思想解放,直接后果是:①人们在发展大棚蔬菜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打算。②缺乏对科学文化的主动需求,限制了我村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③缺乏开放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害怕失败,怕担风险,缺乏长远发展眼光。④不少农户“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大棚种植当成政府的事,这种投机的行为给种植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不良示范作用。⑤农户对引进特优品种力度不够,主要还是以架豆这种产量虽大,但效益不高的品种为主打,不能根据本地的资源确定特定的种植品种,没有形成“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种植。
2、政府
关于某村发展大棚蔬菜的调查报告
本文2011-08-04 16:34:48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425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