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年暑期社会调查报告: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11-07-31浏览:2897下载137次收藏

题    目: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系    部:         电 子 信 息 工 程 系          
专    业:         应 用 电 子 技 术             
班    级:       应用电子技术10(1)班           
学    号:              10401111                  
学生姓名:            李        军                
指导教师:            沈        静                

2011年08月20日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 调查目标:
(一)基本假设:在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长,要求在精神层面有所突破。
(二)发现问题: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内心的本身的那种精神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需要得到释放,乡村干部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缺少积极性,在资金和意识上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实施。
(三)如何解决: 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暑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四)起到的社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情趣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提高广大居民的身体素质,得到身心的锻炼,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也能够将村委会的干部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增强其鱼水之情。把精神转化为物质财富。
 调查时间:2011年7月10日~2011年08月20日
 调查对象:本村以及附近村子的部分农民
 调查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受泉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 正文: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当代的农村农民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一个村的整体风貌,一个村的时代精神只有在精神的筹码之下才显尤为的重要,才能反映一个当代居民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新农村建设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是真正的要搞好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在物质方面给予老百姓的丰厚的经济收入,更要在精神层面上以实质性的安慰。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从时间上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黄梅戏、听说书、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1年暑期社会调查报告: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