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为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有序规范开展,打造崭新的农村新风貌,实现农村跨越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由县民宗局牵头,组成了由县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县民宗局负责人,县新农办相关负责人,柿子乡人民政府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考察团,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熊洪贵和县政协副主席唐文自带队,于2011年5月5日至5月8日赴贵州省xx县,考察了新农村规划建设。现将考察情况和考察感受综合概括如下:
一、考察的目的及工作情况
(一)考察的目的和意义。此行考察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学习xx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提出盐津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方案;二是学习考察xx县特色民族小村庄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修改完善柿子乡岔河村苗族搬迁集中安置点规划方案,编制出适合盐津特点的小村庄建设初步规划方案提交县政府审核,确定后在全县统一实施。旨在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成果既能体现当地民居习惯,又能体现规划布局合理、风格迥异的特点,以此促进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
(二)考察工作的基本情况。这次考察得到了xx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和民宗局、新农办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考察工作得以有序开展。xx县民宗局收到盐津的考察联系公函后,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引起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xx县委书记安排县人大常委会罗主任、县政府祝副县长和县政协林副主席全权负责做好考察、参观、介绍和后勤工作并全程陪同,新农办、建设局和民宗局全力配合,提供相关资料、文字材料。因此,考察组每到一处均受到热情接待,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主动介绍情况、提供相关资料。
考察期间,考察组先后深入洪水乡解放村、协和乡杨柳村、新仁乡化屋村、百里杜鹃花管理区金科乡富源村和苗族、彝族、满族等民族村寨参观走访。一是参观村庄的整体布局和规划、绿化美化、民居的建筑风格和亮化美化风格,看村庄内的健身、娱乐和文化图书室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二是走访群众,了解群众对新居的设计风格是否满意,群众热情是否高涨,单位建筑面积资金投入多大,建设资金怎样筹措和管理、资金使用运作方式,个人出资部分压力是否过大,农村产业发展等情况。离开xx前还参观了xx县城建设全国宜居宜游卫生文化城市的规划沙盘。
二、xx的基本情况和新农村建设主要特点
(一)xx基本县情。xx县国土总面积2380.5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60个行政村、10个社区、16个居委会,有汉、彝、苗、布依等18个民族,总人口84.9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6.72万户、72.4万人。属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的贵阳1小时经济圈的13个县市之一。县境平均海拔1250米,常年平均气温14.20c,日照1066.9小时,无霜期271天,年降雨量1087.5毫米,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主产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烤烟等农产品,是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试点县和全省优质烟及油菜籽生产基地县。境内有百里杜鹃国家级森林公园等重要旅游名胜,是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命名的杜鹃花都。2010年全县财政收入12.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3元。
(二)xx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特点。
1、房屋建设格调相对统一。走进xx农村,一幢幢农村民居虽有大有小,建筑面积有宽有窄,但绝大多数均采用小楼建筑加“人”字顶带帽,青砖白墙、青瓦盖顶,楼层大多在2—3层不等。现有民居绝大多数是由原来的民居用房通过穿衣带帽,亮化美化而成。虽原有民居结构、外形、内在质量各有不同,但通过统一穿戴,从外观看,建筑格调基本一致,具有较强的整体美,给人以整齐、统一的视觉感。
2、民族文化在村庄建设中巧妙应用。xx有17种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县。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有着广泛的挖掘潜力,新农村规划设计中,xx县委、县政府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在保持农村建筑外形普遍一致的基础上,巧妙的应用了各种民族的图腾文化,将各民族信仰的图腾作为区分村庄居住族种的标志。即实现了相对统一,又展示了迥异的民族风情。尤其是在新农村示范点,这种特色更是应用巧妙,只要是了解一定民族习惯的人,一看就可以知道村寨中居住的是什么样的民族。如:本次考察中我们到了满族居住的村庄。在进入村庄的主要路口,建筑了一个十分气派的满族牌坊,除了用满、汉两种文字标注了满族第一村外,还使用了满族喜欢的红柱镶蓝、白花边作为标志,客人一看标志就产生一种进一步了解这种民族神妙的冲动感。进入村庄,房屋外表颜色也都是清一色的红柱、红顶、红瓦与蓝、白花边相容的房屋外形,人在其中恍如行走于大清皇宫的感觉。又如:我们来到协和乡杨柳村协和新农村示范点,那里集中居住的是苗族,设计建设时,他们在村口建设了一座别具风格的苗族牌坊,树两根直径约50厘米、高于10米的水泥柱子,分别各内挂一个苗族惯用乐器——芦笙,形成倒三角型架上一顶水牛角,显得即气派,又有特色。走进村寨,农家建筑与其他地方相比,在外墙墙壁上又增加了工笔画,画的是穿着苗族服饰的男女青年欢唱劲舞的场面。
3、村庄各种功能设施齐备。在xx考察期间,考察组先后参观了6个新农村示范点,这些示范点,基本属于农户居住比较集中的村庄,村庄外有宽阔的柏油进村道;村庄里有较为宽阔且硬化的主干道,有采用水泥、青石板或混泥土加卵石等不同方式硬化的户间连接道;有休闲乘凉的亭子,寨内空地全是绿化带,有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和健身器件,有图书阅览室,有温馨文明提示牌。还有统一的垃圾堆放场所、公共厕所等设施和生态小公园。尤其是在洪水乡解放村,还规划建设了休闲竹楼、长长的画廊等公众休闲场所。在这些村庄不仅可以体验城市的人居条件,相比之下还多了城里少有的清闲、幽静和新鲜的空气,少了许多喧嚣和烦恼。置身其中有一种人在庭院中、身在绿景中、心在幽静中、脑在休闲中的自若和快意感。
三、xx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地方特色。结合本县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注重突出特色,重点编制了公路沿线和面向大乡村旅游景点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在村庄整治方面,围绕打造xx北特色民居为重点,根据乡镇和村、组实际,科学编制了12个生态文明家园“五园新村”建设规划,为高起点建设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施中,坚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的图纸施工,做到不走样、不降标、不降质。
(二)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整合了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乡村道路、农田水利、产业发展、沼气建设、村村通广播电视、村庄整治、福利彩票公益金、地质灾害搬迁、危房改造、以工代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石漠化综合治理、“三江源”生态恢复保护工作、“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到新农村建设上。2010年,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5332.6万元,其中:整合财政资金3259.2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724.5万元,协调信用贷款12490万元,企业捐助资金175.3万元,引导民众投入6683.6万元。2011年,全县仅生态文明家园“xx北民居”建设将投入资金74484万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35494.9万元,其他渠道筹集资金38989.1万元。
(三)强化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和农村信息化、农村文化室、农村卫生室、农村有线电视、农村能源等履盖工程,对进村路、村组路、连户路进行改造硬化;把改厕和改圈结合起来,对农村厕所、畜禽圈舍进行规范化改建;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和沟渠、管网、水池等设施建设,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对农村低压输电线路和集镇街道公共照明系统
某地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本文2011-07-30 18:14:59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409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