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场嵌入型制度创新:XX市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07-27浏览:2687下载216次收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我国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目标从发展经济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对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功能,明晰政府和市场功能边界并促成两者以制度为载体的渗透,减少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实践的重大课题。

9月25-27日,本组全体学员就“xx市城乡一体化”一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先后走访了伟星、吉利、永强、华海等4个集团企业,考察了大田刘村的乡村文化建设、南丰村的清洁家园活动、南溪村的康居工程、杜桥的中心镇建设、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基地,领略了台州中心港--头门港区建设的发展蓝图,与该市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座谈。经过实地考察,使我们既加深了对中央、省委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部署的理解,又充分感受到了xx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市场嵌入型制度创新所发挥的巨大威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xx经验表明: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城乡统筹一体化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有力推动,而如何把市场机制嵌入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发市场导向的制度安排是其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推进效率的基本路径。

出有因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绩效一、xx市城乡一体化的实践

xx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我省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虽然较发达的第二、第三产业支撑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城乡一体化任务的艰巨性、内容的多样性以及路径的多元化。xx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市情出发,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形式,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径,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以宜居环境改善夯实城乡一体化:清洁家园、康居工程

改善宜居环境和居住条件是广大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的主要诉求,也构成了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基本内容。xx市坚持以“两清两治一绿”(清理垃圾、清理河道、治理污水、治理“六乱”、乡村绿化)为目标,完善“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章理事”的“三有”机制,全面开展清洁家园活动。人员配备上,全市19个镇街全部建立了城管办,村级成立了领导小组,955个启动村配备了1698名保洁员;财力支持上,市财政新增2000万元预算分别用于农村卫生保洁和环卫设施建设;机制保障上,市级制订具体考核办法,镇街试行“保洁绩效管理”,村级制定村规民约、保洁员工作职责、党员干部责任状等;方法创新上,各镇街因地制宜,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土办法”,如括苍镇探索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拥有1800多人的小芝镇南丰村,每家每户门口均放置一个简易垃圾桶,利于垃圾收集;全村配有两个保洁员,劳务费用由财政补助和村集体经济提供;发挥党员、妇女、老人三支队伍的作用,实施分组交叉检查和监督制度。

xx市耕地稀缺,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缺口占总需求量的三分之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指标平均每村不足一亩,农民改建、新建住房的意愿十分强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建房需求和用地指标的矛盾,2008年xx市在开展农村宅基地“三统一”试点基础上,于2009年全面实施农民康居工程,闯出了一条老宅整治和新村建设有机结合的新路。两年来,全市共启动了178个实施村,考核验收合格114个村,为4200户农民落实建房6934间,清理收回宅基地3096亩,其中复垦1003亩;仅2009年就通过康居工程建设为1460户农民落实建房用地2273间,相当于试点村过去同期建房数量的12倍,圆了许多农民多年来的建房梦。同时,通过实施康居工程,有效抑制了农村违法建房,2008年48个试点村无一起违法用地案件和信访发生。xx市康居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该市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二)以农村金融创新助力城乡一体化:普惠型小额贷款

xx市从“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中获取灵感,于2007年开始在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试行小额信贷业务。农民可以凭“支农授信卡”(丰收小额贷款卡雏形)到指定供销社农资供应点赊购农资,货款由供销社向农村信用社结算后,直接转成农民本人的小额贷款,无需抵押担保。2008年,这项被称为“一卡一点一服务”的农民小额信贷业务惠及1420多农户,贷款金额5080多万元,不良贷款率为零。在此基础上,2008年,xx市探索发放了“丰收小额贷款卡”。这是一张集循环小额贷款、存款、资金汇兑、电子缴费、农民直补发放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卡,具有最高信用额度10万元、半年期最低贷款利率4.05‰、贷款期限最长2年等优惠条件,贷款流程全面简化。截至2010年8月底,xx市共发放小额贷款卡3.5万张,贷款余额14.7亿元。

xx市普惠型小额贷款的推出对于现代金融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农业发展、助力农民创业等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农户完全可以预期自己的融资能力与资金支配权力,极大激发了农户创业增收积极性。有利于农村土地、林地流转,发展规模特色产业、品牌效益产业,创办农产品加工业及经营贩销等第三产业。第二,由于农户手头持有相当的资金,在评估创业计划和还贷能力后,农户还可以将现金收入部分用于建房、购买家电、子女教育等开支,对于拉动内需有立竿见影的促进作用。第三,政府一方面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制度和农信担保制度,提高了财政支农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鼓励本国金融机构加快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实现自身发展壮大,巩固农村金融市场份额,从而保证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与健康发展。

(三)以生产组织合理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农民专业合作社

  小农户经营是我国农业难以走向以“规模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农业的主要障碍,也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突破“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xx市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来优化农业产业组织形态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0年11月,xx市出现了我国第一家注册资本30万元的洞林果蔬合作社,此后xx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2007年,xx市被浙江省列入全省18个发展“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试点县(市),2009年又成为浙江省首批4个推进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提升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县(市)之一。截止2010年8月,xx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50家,社员2.56万户,带动非社员农户10.73万户,联结基地面积37.06万亩。合作社经营的产品已经涉及柑桔、杨梅、西兰花、茶叶等40多个不同品种,到2009年底实现销售收入9.42亿元,盈余1.09亿元。

(四)以大平台建设带动城乡一体化:头门港区开发建设

xx市地处浙中沿海,深水海岸线绵长,已启动建设台州港中心大港,且滩涂资源和废盐田等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港航经济潜力巨大。xx市委市政府积极顺应新一轮国家沿海开发布局,加快空间布局创新,以头门港区开发与滩涂围垦为突破口,加快港口经济开发。

以港区开发和新城建设为契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由港区农村向新兴城市的转变是新时期xx市城乡一体化的新模式。第一,头门港区的开发建设必然带动产业集聚进而实现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显著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第二,港区开发将吸纳更多农民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据资料反映,修建一个集装箱码头,92%的利益获得者是地区经济,港口生产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的经济贡献为1∶5,提供就业比值为1∶9。第三,港区建设将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基于海岛原有产业及景色,以“一岛一景”为总体建设目标,形成岛屿旅游文化,如东矶岛、雀儿岙岛等岛屿,可在原先渔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积极培育休闲渔业,打造渔业休闲度假基地。

二、xx市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经验

xx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依托制度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值得我们深度归纳总结。

(一)政府主导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

实践表明,发挥政府职能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现象具有深刻的理论支撑:第一,城乡一体化中诸如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具有鲜明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征,政府在这些产品的提供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城乡一体化意味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事关社会公平正义,显然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公平“守护神”的功能;第三,边际产量值递减规律导致农业具有明显的产业弱势,而农业却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不能像其他产业一样遵循市场“优胜劣汰”的铁律,这构成了另类的公共产品,同样需要政府功能的高效发挥;第四,城乡一体化中诸如土地流转、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场嵌入型制度创新:XX市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