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技反腐的发展态势及推进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讲话中指出“要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技含量”,并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再一次强调了“科技反腐”的重要性。为了解我国“科技反腐”的基本态势与发展现状,2010年2月至10月,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先后对山东、江西、湖北、上海、广东、银监会以及中化集团等地区和单位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进一步推进“科技反腐”提出了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科技反腐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不少地区、部门和单位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科技反腐”的实践探索,涵盖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市场监管、财政收支、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医药购销等诸多领域和关键环节,成效明显,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建设阶段。
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先行。依托经济发展优势和较高的信息化水平,浙江、上海、天津、深圳、广州、青岛等沿海地区“科技反腐”起步较早,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一是普遍开展网上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服务,利用政府门户网站、网上服务平台和集中办事大厅,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共服务效能。二是建立以行政审批为主的电子监察系统,运用科技手段对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在线监督。如深圳以创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为突破口,先后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电子监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电子监督、政府绩效评估和政务公开电子监测等五大系统。三是利用网络开展政民互动,通过网上举报投诉、政风行风评议、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等,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和政府信息来源,提高公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参与度。
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重点。对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资金使用、公共权力运行等重点领域和土地出让、政府采购、招投标监管、行政审批等关键环节,进行网络化建设与改造,通过流程再造、制度固化、无缝对接、关键控制和全程留痕,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全过程监控和动态预警,增强对关键部位监督的实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上海实行“制度+科技”,以建筑有形市场、规划国土、政府采购、社保资金、出入境管理为重点,对权力配置和运行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湖北建立了统一的招投标电子平台,实行网上招标、网上投标、评标专家电子语音通知、不良记录网上公告,覆盖了招投标活动各个环节,力争防止“暗箱操作”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构建内控系统。广泛建立erp系统,即内部业务管控系统,使工程项目立项、资金运行、合同实施等上线运行,以此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促进权力的规范运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把部门或行业的操作规范、制度约束、廉政要求固化为业务审批操作规程,设置操作权限,规范自由裁量标准,强化对高风险岗位的技术控制,确保所有业务活动全过程公开透明和监督受控。
“科技反腐”的战略价值
“科技反腐”有利于保障权力科学配置、规范行使和安全行使,促使权力回归公共本质。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科技反腐”为完善权力配置、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提供了契机和有效实现方式。一方面,通过“清权”、“确权”和权力流程再造,合理划分和科学配置各部门的权力和职责,有效防范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权力“线上运行”有利于实现权力行使的透明化和格式化,使抽象的权力变得“可视”、“可控”、“可查”、“可纠”,大大压缩“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私用的空间。“科技反腐”的目的是,用“无情”的电脑管住“
当前科技反腐的发展态势及推进对策
本文2011-07-24 18:59:3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