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
摘 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命题。一年多来,国内理论界对党的建设科学化从基本内涵、现实意义、主要特征与发展路径等维度进行全面、深度解读。本文将对目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评析。
关键词 科学化;党的建设;执政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鲜明地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命题,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胡锦涛同志在2009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又着重指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推进的一个重大命题。”[2]一年多来,国内理论界围绕基本内涵、现实意义、主要特征与发展路径等维度对党的建设科学化进行全面、深度解读。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
目前理论界关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五个视角。
(一)规律说。持这种视角的学者注重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科学”层面的理解,把科学等同于客观规律。如有的学者指出党的建设科学化指党的建设符合政党政治的基本规律,特别是符合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又长期执政的党的自身建设的客观规律。[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发现规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说到底是要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规律来建设党,其根本目的是确保党的性质和宗旨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完成党的使命,本质要求就是要按照创新的精神和要求来建设党。[4]笔者认为,科学化的基础是“求真”,本质要求是“求是”,探寻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一般规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建设科学化也就是探寻党的建设规律、执政规律与领导规律。
(二)联系说。持这种视角的学者把党的建设科学化视作由各种要素、环节、层面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侧重于从各种要素的有机联系来把握。如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根本要求就是认识和探索党的建设与其他方面的建设之间以及党的建设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把握规律性,并努力按照其内在规律来推进,从而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5]
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不仅是领导党,也是执政党,因此需要全面关怀国家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不能只重视党的内部建设。党的建设科学化需要全盘考虑党的自身建设、社会建设与国家建设,实现党的自身建设、社会建设与国家建设的良性互动与协调耦合。
(三)过程说。持这种视角的学者侧重于对党的建设科学化“化”的解读,把“化”理解为一种过程或机制。如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理念,建立科学制度,按照党的领导工作规律、政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想与行为规律,遵循科学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实现党的各项建设形成合力,永葆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过程和活动。[6]有的学者指出,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党的建设走上科学化轨道的状态与过程,重在通过一系列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的运用,努力使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达到切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党的执政水平和党的领导水平,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之目的。[7]
笔者认为,“化”一般指的是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发展过程,如城市化、信息化、社会化等。科学化是党的建设重要的历史使命与执政使命,是目标与过程的有机统一。党的建设科学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需要从价值原则、组织结构、制度体系、发展战略、工作机制等多个层面共同推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价值说。持这种视角的学者把党的建设科学化视为一种执政理念、价值与原则。如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三点:一是党的建设能够秉持尊重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并以此作为制定行动方略的基本原则,保证党的建设实践按照合乎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原则和要求来研究、部署和推进;二是党的建设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原则,直面现实实际,注重在实践中探索推进党的建设的有效方式和路径,努力把党的建设置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科学方略、科学制度的指导和规制下;三是在党内能形成探索党的建设的内在本质、揭示其客观规律并自觉按照规律办事的浓厚氛围。质言之,“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的本质在于倡导一种尊重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原则,使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真正立基于科学,立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客观规律之上,摒弃违背科学、主观臆造、盲目蛮干等愚蠢做法,从而卓有成效地实现党的建设的预期目标。[8]
笔者认为,把党的建设科学化视为一种执政价值追求与执政理念,时时处处以科学化为评价标准关照党的建设方方面面,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五)综合说。此外,还有的学者主张对党的建设科学化进行全面、多维度考量。如有的学者指出应按照科学规律谋划党的建设,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进一步说,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和规律,推动党建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就要改进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就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党的建设。对基本内涵的基本把握是进行分析与研究的逻辑起点。从目前整体研究现状来看,目前理论界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作了全方位、多维度透视,这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现实基础。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实意义
很多学者都认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对党成立以来党的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提出挑战和考验的深刻回应,是对党的建设特别是执政党建设规律认知的必然结果。[9]
第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基于社会现实需要。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解决党内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要求不符合不适应问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科学发展能力等等,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0]
第三,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党的建设科学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
本文2011-07-24 21:36:3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364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