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企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对策与思考
今年以来,我院查处了原朗乡局巴兰河农场场长徐某某贪污案、朗乡局多种经营科长张某某贪污案等。他们的犯罪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还给领导干部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特别是给国家、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国企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现象不容忽视,理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
一、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 诱发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效益,轻视教育。在经济高速迅猛发展时期,国企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有关主管部门存在着重生产经营,轻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例如,徐某某所在企业便是,企业领导一味强调生产经营指标、经济效益,忽视对徐某某这样的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勤政、廉政的教育,放松了学习,使其政治素质有所下降,甚至还对有些小过错姑息迁就,感到能保持企业稳定,确保职工工资、保险等费用已十分不易,忽视了抓思想教育工作,从查处的案件来看。最初,在徐某某刚发生小变化之时,企业领导就该有针对的对其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加强对世界观的改造,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加大防腐思想工作,采取播放警示教育片、观看防腐警示教育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防微杜渐。
2、心理失衡,思想蜕变。随着民营经济等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些国企经营者产生盲目攀比心理。如上述的二位贪污犯罪,就是他们感到自己的收入与其贡献同经营业绩不成正比,尤其是即将离退休了,感到茫然,心理一度失衡,便有谋发个人主义恶性膨胀,拒腐防变的防线松懈,以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丢掉了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最后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难以抵制金钱的诱惑,走上犯罪的道路。
3、标准变异,用人不当。我们党的干部是任人唯贤,提拔任用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然而与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现象,对个别考察对象,了解不深,考察不细,仓促委与重任。也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靠钱铺路,靠吹升官,混上领导岗位。由于用人的失误,不但导致了企业经营恶化,而且大大增加了这些企业领导职务犯罪的机率。
4、制度不全,管理不严。国企改革已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走向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但在制度上、规范上、管理上还欠配套和完善,使一些人有机可乘。例如,张某某的犯罪,对企业的规章制度搁置一边,凡事按个人意愿办,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为个人办事方便私设小金库,收入不入帐,做假帐,假发票报销,白条充帐等,加之领导对财务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缺乏有效的监督,给犯罪创造了作案条件。
5、大权独揽,监督乏力。目前,国有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监督不力,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乏力的问题,这是因为体制不顺所致。一是企业领导班子内部由于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加上权力集中在主要负责人手中,“好人主义”盛行也使班子成员的相互监督落空。二是作为企业内部负有监督职责的
一、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 诱发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效益,轻视教育。在经济高速迅猛发展时期,国企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有关主管部门存在着重生产经营,轻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例如,徐某某所在企业便是,企业领导一味强调生产经营指标、经济效益,忽视对徐某某这样的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勤政、廉政的教育,放松了学习,使其政治素质有所下降,甚至还对有些小过错姑息迁就,感到能保持企业稳定,确保职工工资、保险等费用已十分不易,忽视了抓思想教育工作,从查处的案件来看。最初,在徐某某刚发生小变化之时,企业领导就该有针对的对其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加强对世界观的改造,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加大防腐思想工作,采取播放警示教育片、观看防腐警示教育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防微杜渐。
2、心理失衡,思想蜕变。随着民营经济等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些国企经营者产生盲目攀比心理。如上述的二位贪污犯罪,就是他们感到自己的收入与其贡献同经营业绩不成正比,尤其是即将离退休了,感到茫然,心理一度失衡,便有谋发个人主义恶性膨胀,拒腐防变的防线松懈,以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丢掉了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最后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难以抵制金钱的诱惑,走上犯罪的道路。
3、标准变异,用人不当。我们党的干部是任人唯贤,提拔任用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然而与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现象,对个别考察对象,了解不深,考察不细,仓促委与重任。也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靠钱铺路,靠吹升官,混上领导岗位。由于用人的失误,不但导致了企业经营恶化,而且大大增加了这些企业领导职务犯罪的机率。
4、制度不全,管理不严。国企改革已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走向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但在制度上、规范上、管理上还欠配套和完善,使一些人有机可乘。例如,张某某的犯罪,对企业的规章制度搁置一边,凡事按个人意愿办,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为个人办事方便私设小金库,收入不入帐,做假帐,假发票报销,白条充帐等,加之领导对财务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缺乏有效的监督,给犯罪创造了作案条件。
5、大权独揽,监督乏力。目前,国有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监督不力,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乏力的问题,这是因为体制不顺所致。一是企业领导班子内部由于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加上权力集中在主要负责人手中,“好人主义”盛行也使班子成员的相互监督落空。二是作为企业内部负有监督职责的
浅谈国企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对策与思考
点击下载
上一篇:设置乡镇检察联络室的几点思考下一篇:对食品行业诚信危机的一点思考
本文2011-07-19 15:19:3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338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