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西湖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加快发展
朝着建设全省乃至中部城区“经济强区、
文化大区、幸福城区”目标奋勇前进
——在中国共产党西湖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在开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庆祝建党 90周年的重要历史
时刻,中国共产党西湖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大会的
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明确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区广
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全力开创“一区双
城”发展新时代,努力把西湖区建设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城区“经
济强区、文化大区、幸福城区”。
下面,我代表中共西湖区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一、全面建设全省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西湖历史发展过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
来,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西湖十届区委带领广大党员干
部群众,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同心同德,迎难奋进,成功战胜
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洪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
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的大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大发展,各项 事业大推进,全省经济强区地位基本确立、文化大区形象初步建
立。
五年来,综合实力在持续扩张中进位赶超。“十一五”规划目
标全面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201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城乡居民纯收入两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地
方财政收入历史性突破 20 亿元、5 亿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出口创汇两项指标增幅超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五年开工建
设重大项目突破 200 个,投资总额超 600 亿元。我区先后荣获了
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区十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先进区
和“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区”等一系列殊荣。经济综合实力跃居为
全省县区十强、中部省会城区二十强,全省“金融中心、商贸中
心、文化和创意产业中心”初步形成。
五年来,转型发展在持续优化中特色突出。传统服务业改造
加快,洪大一期成功升级、恒茂商圈快速繁荣、餐饮品牌日渐形
成、宾馆酒店急速扩张,“吃住在西湖、购物在西湖”日益叫响。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创意中心成功打造、服务外包逐渐做大、
物流枢纽初步形成、信息咨询渐成规模,主导产业地位日益突出。
楼宇经济全市领先,楼宇栋数、企业户数分别突破 50栋、5千户,
总部经济初具规模,企业省级总部突破 户,总部基地影响日益扩
大。金融保险快速发展,省级金融保险机构突破 50户,占到全市
六成,金融中心地位日益显现。西湖已经成为了南昌转型发展的
急先锋、产业高端化的排头兵。
五年来,一区双城在持续发展中呼之欲出。朝阳片区征地超
1.56 万亩,拆迁总量突破 140 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达 165 万平
方米,均创下了南昌有史以来征地、拆迁、还建房工程建设规模
之最。目前,“三横三纵”主干道路网基本形成,一大批基础设施
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和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朝阳新城拔地而
起,生态水城初具魅力。同时,全力组织实施了“棚户区改造、 节点改造、店招整治”等老城区改造提升十一大系统工程,全力
推进了美化、亮化、绿化工作,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
全,“数字城管”工作初见成效,西湖老城悄然蝶变,城区面貌焕
然一新。
五年来,社会管理在持续进步中塑造品牌。在全省率先建立
了“八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设立了区级社会救助中心和区
级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实施了维稳“链式管理”模式和消防“五
千五万”工程。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口计生扛全国红旗、中医
卫生列全国示范、和谐社区创全国品牌、金塔庙会进全国“十佳”、
均衡教育夺全省第一、居家养老开全省先河,民生工程获全省先
进,打造了一系列领先全省、叫响全国的新品牌。人大依法监督
和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统战、群团、民族、宗
教、侨务和对台工作不断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
彩,民兵预备役、国防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
五年来,党的建设在持续加强中创先争优。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活动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创先争优”、“民
情夜访”活动全面实施,“123”创建、“三民”创建、“十面红旗”
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
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成效突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
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显著提高。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活动深入开展,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
党内监督成效明显,反腐倡廉更加深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
设不断完备。
综上所述,过去的五年,是西湖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
是西湖城区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西湖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
年。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的结果,它饱含了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承接了历届班子的努力和基础,凝聚了各界人士的信任和支持。
这是西湖经济得以跨越发展的前提,这是西湖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的基础,这是西湖人民得以幸福安康的保证。在此,我代表中共
西湖区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西湖发展建设的同志们和朋
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实践极为丰富,积累的经验无比珍贵。五年来取得的
成绩,是西湖未来发展的基础;五年来积累的经验,是我们今后
工作的精神财富。回顾五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用先进的理念推动全局。发展是第
一要务。五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推进“突
出三产、飞出二产、淡出一产”的思路,坚定不移地贯彻“城以
民为本、民以城为家”的理念,坚定不移地秉承“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落实“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要
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全区各项工作都迈
出了新步伐。实践证明:加快发展是实现西湖崛起的首要任务。
二、必须坚持建管并重,用长效的管治扮靓全区。城区发展,
以建促管,以管推建,建管并重。五年来,我们大张旗鼓推进旧
城改造、新城开发,大刀阔斧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大街小巷
实行城市综合管治,“一区双城”发展模式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市
建设管理实现了从“小城建”向“大城建”、从“小城管”向“大
城管”、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治的华丽转身。实践证明:优化管治
是实现西湖崛起的重要内容。
三、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用开放的思路谋划全篇。改革创新
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年来,我们发扬“争第一,创唯一”
的传统,举全区之力、聚全民之智,在化劣势为优势、化短板为
长板、化潜力为实力的征程中,在开创“绿化进社区、绿色飘万
家”、“旧城改造政策千人宣讲团”、“防火墙五千五万工程”等一
系列特色工作中,始终以一股昂扬的锐气、一股蓬勃的朝气、一
股必胜的勇气,勇往直前,突破瓶颈,开创了西湖加快发展的新
局面。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实现西湖崛起的关键动力。
四、必须坚持改善民生,用惠民的举措凝聚全力。以人为本、
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核心价值追求。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财
力向民生工程倾斜、精力朝民生工程倾注,合力在民生工程中形
成、潜力在民生工程中释放、魅力在民生工程中迸发,一系列群
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全区人民在共享改革发展稳
定成果中展示了新风采。实践证明:改善民生是实现西湖崛起的
根本目标。
五、必须坚持维护稳定,用和谐的环境激发全情。稳定压倒
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五年来,我们在推动西湖经济跨越发展的
历史进程中、在促进城区拆迁改造的嬗变提升中、在推进维稳“链
式管理”的巩固创新中、在构建和谐平安西湖的漫漫征途中,一
丝不苟、恪尽职守,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克服了前所未有的稳
定压力,付出了和谐共享的殷殷深情,一系列矛盾纠纷得到迎刃
而解。实践证明:和谐稳定是实现西湖崛起的前提条件。
六、必须坚持加强党建,用优良的作风砥砺全员。干部队伍
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五年来,我们全方位实践科学发展观,多领
域实施创先争优活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以公
心对待工作,以公开推进工作,以公平检验工作,以公正评价工
作,培养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党员干
部队伍,营造出一种“大气谋事、精细做事、严格管事、高效成
事”的干事创业氛围,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干事业
的清风正气。特别是全区各套班子领导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带领
全区广大干部以“干着换届”的姿态,推进了西湖经济社会的持
续发展。实践证明:加强党建是实现西湖崛起的重要保障。
回顾五年的工作,我们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显著成绩,又要
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如现代服务业比重不高,
产业结构还要进一步优化;城区改造开发难度不断加大,精细化 管理还要进一步提升;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保障民生、
构建和谐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群众工作复杂程度不断加大,
做好群众工作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还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需
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开启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幸福城区的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我们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发新城、改造老
城,加强管理、改善民生的关键五年;是我们加快发展、绿色崛
起,领先全省、角逐中部的黄金五年。今后五年的目标,宏伟而
璀璨;今后五年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
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肩负的新使命,准确研判面临的新形势,
科学谋划未来的新蓝图。
审视形势,机遇不容错过。未来五年,西湖的发展进入了一
个新的战略机遇期,迈入这一机遇期,我们不仅要动起来,更要
跑起来。我们必须看到,“中央大力促进中部崛起、全省共建‘鄱
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市综合开发‘山江湖’”三大战略扑面而来,
中心城区商贸、金融、物流、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高端化继续加速,
我区资金流、信息流集聚和扩散的地位将更为突出。我们必须看
到,“旧城改造、新城开发、产业转型、创建办会”四大机遇接踵
而至,全省最大体量的棚户区改造建设、全市最大规模的片区开
发建设、全省最大规模的服务业转型升级、以及举国瞩目的“七
城会”举办、全市聚焦的“文明城”创建,给西湖经济和社会发
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看到,“高铁时代、地铁时代、
临港时代、拥江时代、双城时代”五大格局应运而生,高铁带来
的同城效应,地铁带来的增值效应,临港带来的国际效应,拥江
带来的中心效应,双城带来的互补效应,必将深刻影响西湖的经
济结构和城市面貌。只要我们乘势而上,进位图强,加快发展,跑步前进,就一定能够将这一轮战略机遇顺利转化为现实的生产
力、竞争力和硬实力。
判断趋势,竞争不容懈怠。未来五年,西湖的发展进入了一
个新的战略提升期,立足这一提升期,我们不仅要跑起来,更要
跳起来。实力要“跳出江西,角逐中部”,近年来我区经济总量迅
速增长,经济实力挤入全省第一方阵,中部 40个省会城区排名约
15位,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我区财政总收入达 26亿元,为全省各
县区第一,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
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省前茅,这标志着今后的西湖必须
放眼整个中部来谋划发展、确立定位。产业要“跳出传统,占领
高端”,目前我区现代服务业经济仅占经济总量的 60%,而且第三
产业规模化、现代化、高端化趋势日益强劲,现代服务业发展速
度远远超过全区平均发展速度,正在成为西湖经济发展的主导产
业和主要支柱。地位要“跳出自身,迈向核心”,经过近年来的精
心培育和快速发展,全省“金融、商贸、文化和创意产业”中心
区的品牌逐步叫响,西湖区正在经历由中心区向核心区的历史性
跨越。只要我们跑好这场“冲刺赛”、比好这场“三级跳”,无论
前面的标兵飚得多快、后面追兵追得多紧,我们都一定能够在结
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大潮中,勇立潮头,进位赶超。
分析大势,发展不容逆转。未来五年,西湖的发展进入了一
个新的战略收获期,把握这一收获期,我们不仅要跳起来,更要
跨起来。经济规模在大跨越,通过这几年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
打基础、蓄势能的潜力到了突破释放的节点,西湖发展已经走向
“井喷期”、踏上快车道,未来五年,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完全有潜力、有能力、有实力做强做大、角逐中部。城市形态在
大跨越,“一区双城、改造开发,南北一体、繁荣发展”,建成区
现代化和新城区城市化,为西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城市形
态的变革必将为西湖经济注入新动力,为西湖文化增强新脉动,
为西湖幸福增添新光彩。社会和谐在大跨越,每年数以亿计的民
生投入,从基础建设、生活保障、生产条件、社会管理等事关老
百姓切身利益的各个方面不断改善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
度逐年增长,共建幸福城区、共享幸福生活成为了 50万西湖人共
同的心声。只要我们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
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开拓创新,排难而进,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
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波澜壮阔的城区发展大潮中赢得主动、赢
得优势、赢得未来。
总之,开启“十二五”新征程,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在挑战中
抓住机遇,在压力下实现目标,使科学发展成果更好地转化为人
民群众的福祉。
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紧紧围绕打造全省乃至中部城区“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幸福城
区”的战略目标,切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全力以
赴在更高水平上推进西湖实力争先发展、生态协调发展、文化特
色发展、和谐统筹发展、活力持续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一
区双城”发展新时代。
今后五年要突出实现三大目标:
——基本确立全省乃至中部城区“经济强区”地位。地区生
产总值突破 600 亿元,人均 gdp 突破 2 万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
100亿元;经济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市所占比重进一步提
高;现代服务业增速高于全市主导产业增速,现代服务业规模力
争占全市一半;经济实力在全省各县区中排名第一,在中部省会
城区中力争进入十强,不断壮大科学发展中率先的实力。
——
在中国共产党西湖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本文2011-07-16 12:52:16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318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