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一路高
歌、一路猛进的五年,是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五年。在科学发展观
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解放思想,
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夺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全面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确定的各项任务。
——五年来,经济发展持续加速,西湖繁荣指数极大提升
经济总量加速扩张。到 2010年,全区 gdp突破 300亿元,年均
增长 15.6%;个私经济增加值突破 亿元,年均增长 %;财政总收
入突破 20亿元,年均增长 16.8%;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年均增
长 13%;实际利用内资突破 亿元,年均增长 %;实际利用外资突破
万美元,年均增长 18.9%。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年翻番或三年翻
番,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总收入、出口创汇、农民人均纯
收入等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我区一举跨入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
区十强行列。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已经达到
84%。辖区内纯商务面积 5000 平方米以上的楼宇达 55 栋,总面积近
15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近 4000户,世界 500强、国内 200强企业地
区总部突破 5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200亿元,稳居全省各县
区之首,洪城商圈连续 10年名列全国同类市场十强。占地近千亩、投
资近 20亿元的“飞地”经济项目扎实推进,西湖(安义)工业园交通
运输设备制造特色园成功列入全市现代制造业“3010”工程项目库。
区内省级以上金融保险机构占全省 60%以上,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
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的财政收入比重接近 %,并呈现出日益加快发展的
态势。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动力强劲。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36.9%,五年增长了五倍;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9%;出口创汇年均增长 %。改革取得新突破,朝
阳农场以及 家区属企业改制工作顺利完成。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
区每年实施和储备的项目总投资均达 300 多亿元,累计开工、竣工重
大项目 140 个,涉及资金 225.9 亿元。重大项目的强力突破,预示西
湖发展的潜力更大、后劲更足。我区被联合国亚太城市研究发展中心
和中国城市建设发展促进会等组织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区”。
——五年来,城市管治持续加力,城区魅力指数极大提升
“一区双城”交相辉映。以“老城改造、新城开发”为契机,全
面拉开城市框架。短短三年内,全区拆迁总量突破 150 万平方米,拆
迁量之大,史无前例;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实现新突破,以强化管
理为重点的“十大整治”全面实施。朝阳新区开发全面提速,项目建
设全面推进,167.2 万平方米安置房工程已全面开工,创全市有史以
来还建房工程规模之最。道路、学校、医院、消防站等一批基础设施
和公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朝阳片区 25 宗地块、共 1443 亩用地已成
功出让,新一轮开发热潮正在加速聚集。
城市面貌变化显著。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卫生城、环保城、园林
城和办好“七城会”为契机,全力推进基础建设,突出“四增”(增
绿、增色、增亮、增净)效果,全区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
道路更顺畅,五年间市、区两级投入近 万元,综合改造道路 条,
修建连心路 条,亮化街巷 条,城市路网初步成形。城市环境更整
洁,主干道基本达到了“无占道摊点、无暴露垃圾、无四害横行、无
乱停乱放”的要求。城市形象更靓丽,通过“整治六小、规范店招、
整治管线,美化立面”,全区 32条道路 2503家店面焕然一新,13处
街区 40栋节点建筑华丽转身,八一大道、赣江东岸经过打造,白天是
景点,晚上是亮点。城市生态更优良,我区创造性开展“绿化进社区,
绿色飘万家”工程,探索老城区绿化的新路子, 处绿地休闲广场、 个
绿化示范社区已经成为造福群众的一处处胜景。
重心下移初见成效。五年来,社区建设扎实推进,社区硬件设施
全面达标,全区“三星级”以上社区 90个,占社区总数的 80%,数量
位居全市第一。所有街道都设立了一门式社会事务受理中心,爱心门
铃、时间银行、快捷通、一分钱创安工程等社会管理创新举措开全市
风气之先。改制企业生活区“家改居”工作顺利实施。江印等一批家
委会顺利改制为社区居委会。市容环卫、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得到理顺,
数字城管监管指挥系统高效运行,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人
性化”为基础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正在使城市管理水平发生
质的飞跃。
——五年来,社会和谐持续加深,群众幸福指数极大提升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科普宣
传广泛深入,我区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考核。持续加大教育
投入,桃花学校、云飞路一小、二小,育智学校等一批新校拔地而起,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切实贯彻。 “文化四季歌”持续唱响,绳金塔
等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卫生 15分钟“医疗圈”初步形成。审计、
档案、人防、双拥、新农村建设、民族宗教、人民武装、妇女儿童等
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我区先后荣获全国人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先进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省社会建设先进区、全省教育工作
先进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等 个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百姓民生逐步改善。五年间,全区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 亿元,
一批民心工程、实事项目全面落实,我区荣获全省“七项考评体系”
民生工程先进区称号。围绕“学有所教”,实现了义务教育全免费和
助学全覆盖,确保了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
教育。围绕“劳有所得”,帮助下岗失业、自主创业人员 万人,累
计发放小额贷款 万元,完成城镇免费职业培训 人,“零就业”家
庭安置率达到 100%。围绕“病有所医”,14.34 万人被纳入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范畴,累计 人次获得城乡医疗救助金,
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医疗救助信息平台,实行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一卡通”。围绕“老有所养”, 万名失地农民全部实现“农转非”,
万名失地农民统一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全省
率先成立。围绕“住有所居”,3.7 万平方米廉租房已经建成交付,
7.4 万平方米廉租房正在抓紧建设,全区累计有 户困难家庭纳入了
廉租房保障范围, 户申购户享受到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优惠政策。
维稳安全态势良好。以“链式”管理模式为龙头,“平安西湖”
建设扎实推进。健全大调解体系,我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首个矛盾纠
纷排查调处预警系统、首个区级和谐平安联创中心、首个劳动争议专
门调解组织,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构筑大宣讲格局,围绕推进改
造拆迁,组建了“旧城改造政策千人宣讲团”,创造性推行了拆迁改
造“政策宣讲”先行机制。夯实大安全基础,扎实开展了危险化学品、
建筑施工安全、校舍安全、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了社会安
全稳定。大力实施“防火墙‘五千五万’工程”,社会单位消防安全
“四个能力”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创新大接访机制,积极开展“领导
干部大接访”和“民情夜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解决了
一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
——五年来,政府建设持续加强,人民满意指数极大提升
民主法制持续进步。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建立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政府法治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接受人
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
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努力实现依法决策、科
学决策、民主决策。认真抓好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的办理,建议提案
办理工作连续五年实现“征询意见率、答复率、满意或基本满意率”
三个“百分之百”。
机关效能明显提升。从提高行政效率入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在全省率先实现区、街(镇)、社区三级联网,实现政务网络全覆盖。
从转变机关作风着力,持续开展了服务年、作风年、效能年活动,促
进了机关作风的明显转变。从接受社会监督着眼,进一步畅通民情民
意反映渠道,区长手机、区长信箱、“12345”政府热线受理群众诉求
均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我区被列为
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示范点,西湖政务网连续蝉联全省政务
网站评比第一名。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评
议考核,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政府廉政建设继续加强,纠风、损害群
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推进区行政服
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行政效能投诉
中心和政务电子网络平台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两
集中、三到位”,全区行政审批服务进一步提速。
五年来的发展,振奋人心。五年来的经验,弥足珍贵。这些经验是:
(一)加快西湖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产
业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
足于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突出以三产为导向,以项目为
支撑,坚定不移地改造提升传统三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精心培
育支柱产业,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
争取主动,在区域的互动中赢得发展。
(二)加快西湖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市场改革为取向,增强发
展驱动力。要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把发展的速度、改革
的力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相统一,更加稳妥地推进改革、更加积极地
扩大开放,更加主动地打破一切不合时宜、制约发展的条条框框,才
能为推动西湖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三)加快西湖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维护稳定为基础,凝聚社
会向心力。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高于一切,稳定压倒一
切”。必须始终把维护稳定放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极
力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尽力化解深层次的矛盾、努力减少不和谐的因
素,推动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
(四)加快西湖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富民强区为目标,激发人
民创
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2011-07-16 12:52:35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318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