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
浅谈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省审计厅提出了“四项”具体措施。即:一是坚持执审为民,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党风廉政建设总要求;二是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三是着力源头治腐,加快以防范审计风险为重点的惩防体系建设;四是切实强化责任,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作为审计干部无疑要做党风廉政建设的模范,无疑要坚决贯彻执行全国、全省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通过近期的学习和积累,我认为:作为审计人员,既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的学习,更要不断的为营造廉政文化做工作,出力气。只有这样,才能使廉政建设做的更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可以说,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我想谈一下自己浅显认识,应该弄懂一些基本问题:
一、审计廉政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审计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即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具体说,审计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洁从审的思想、信仰、知识、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的总和。其内涵有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包括审计廉政的认知程度、思想素质、文化素养、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等;二是制度层面,包括廉洁从审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等;三是物质层面,包括廉政的教育场所、主题活动和文化景观等。具体地说,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洁从审的思想道德要求,作用于审计人员的内心世界,形成廉洁从审的文化动力,使审计人员具有勤政廉政、公平正义、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精神境界。从而,要在审计系统营造良好的廉洁从审的文化氛围,用积极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审计人员的精神生活。
审计廉政文化从属于“审计文化”概念,包括“审计廉政”和“审计文化”两个部分,是一种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特殊文化,是廉政的特殊性与文化的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完美结合。审计廉政文化应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紧紧围绕“廉政”主题而开展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陶冶审计人员的情操,增强主人翁意识,提升审计文明形象,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其主要特征有:一是高尚的道德性。道德性是廉政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着力点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从审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审计人员廉洁自律。对审计人员自身来讲,崇高的道德理想信念给人以鼓舞,纯洁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理智,正确的道德规范给人以准绳,高尚的道德素质能更好地约束自己做到谨慎用权,守住防线,修正自我,廉洁从审。二是先进的思想性。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先进文化在廉政建设中的集中反映。一旦形成,其所包含的廉政精神、廉政观点、廉政道德、廉政准则等,对人们的精神境界起着重要的提升作用。三是鲜明的时代性。廉政文化是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廉政文化反映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四是广泛的社会性。廉政文化内容涉及面广,它的体裁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极具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五是正确的导向性。廉政文化内涵的廉政信仰能够推动人们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廉政文化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同时,又通过道德规范来引导、影响人们的行为,将规范的要求变成人们自觉的行为。
二、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及作用
(一)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是文明审计的重要内容。廉政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是审计部门廉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一方面审计廉政文化建设为审计工作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从事一项事业如果没有崇高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是注定无法取得成功的。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提出要把审计署建成“廉政署、法治署、正气署”;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希望审计干部“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公正客观、严谨细致,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要做到“依法、程序、质量、文明”。这些要求概括了审计工作的本质特征,指明了审计干部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和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是打造一支过硬审计队伍的需要。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清正廉洁的审计队伍是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前提。审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以人为本,树立廉政文化的人本理念,让廉政文化引导审计人员明确价值取向,提升精神境界,提高遵纪守法、崇尚廉洁意识,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促使审计干部慎用权,用好权,严格履行法律赋子的职责,依法行政、执审为民,是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狠抓以“八不准”审计纪律为核心的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审计机关应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审计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审计廉政建设为打造一支过硬的审计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审计廉政文化可以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审计廉政文化是审计部门在长期实践中凝结起来的精神意识,体现在审计行业干部职工所特有的职业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上,是审计工作人员价值的具体表现。审计环境又分为审计内部环境和审计外部环境,这两种环境既相互独立又互为影响,应该说审计廉政文化的建设在创造和谐的审计环境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审计廉政文化是强化内部管理、构建良好的审计内部环境的必要途径。只有建立审计廉政文化,才能在一个部门、单位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审计廉政文化的建设解决审计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影响社会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审计事业兴旺和发展。二是审计廉政文化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手段。审计是一种社会行为,法制环境越好,审计作用的发挥就越大,这就需要审计部门实施和谐审计战略,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在审计监督工作中要跳出传统审计的思路,树立宏观、综合意识和加大理性分析的力度,使审计监督的成果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排忧解难;另一方面改进审计作风,以谦虚、平等的态度融洽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倡导谦虚平等、文明执审,以理服人的作风;最后就是要坚持审计处理处罚公平正义的原则。审计人员只要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廉洁勤政为民的形象,在审计实践中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能够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审计工作才能得到支持,才有利于促进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
审计廉政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审计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浅谈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
本文2011-07-15 16:10:02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