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治庸文章研讨文章
治庸问责,就是要让行政机关头悬利剑、如履薄冰,让执政目标真正把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诉求,从而满怀深情地主动为人民群众服务;治庸问责,就是要扬正气,树新风,规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应有的职责,对老百姓负责,对事业负责,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治庸问责,就是要促进部门和行业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机制、规范行政行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端正思想,走出误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治庸问责
对待治庸问责我们首先必须端正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走出误区:
一是走出治庸问责是一阵风,走形式,摆花架子的误区。治庸问责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大举措,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无法绕行的选择。如果放任庸俗之风、懒惰之风、散漫之风滋生、蔓延,将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政府及官员的公信力。因此,治庸问责绝不是一阵风,走形式,摆花架子,而是要从根本上治理行政机关的慵懒散。治庸问责说到底就是要树立一个单位的正气,这种正气主要表现为清正廉洁的从政之风,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开放开明的思想作风,孜孜以求的良好学风和纯洁高尚的生活作风。通过这种正气来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工作效能的提升。
二是走出治庸问责就是整人、治人,给工作增加额外负担的误区。治庸问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就是要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绝不是整人、治人,如果孤立地看待治庸问责,的确可能有分散精力,增加负担的感觉,但如果将治庸问责放到日常工作中,就必然是另一番天地。一些同志会认为大张旗鼓地开展治庸问责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但恰恰是这种压力可以转化为工作的动力,过去也许我们习惯按部就班,那么现在就必须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过去也许可以表面应付,现在就必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过去也许可以得过且过,现在就必须争先创优……,过去可以错了再来,现在就必须万无一失……,正是这种压力,才会推动我们的干部不断进步,推动我们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推动我们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走出治庸问责是一个抽象概念的误区。不能将治庸问责理解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当做空洞的政治口号和没有实际内容的虚的东西。事实上我们的工作能力、事业心、责任感、社会知信度和创新力、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执法效能都可以通过治庸问责得到提高,因此我们要把治庸问责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们的工作和行为才能经得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要让各级机关、各级干部明确责任,履行职责,就是要求我们对人民负责,对人民的事业负责,对人民的幸福负责。
二、结合实际,建章立制,用有效的机制保障治庸问责落到实处
治庸问责,贵在治本,重在机制,如何从源头上治庸问责,建立治庸问责的长效机制,使治庸问责成为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行为。
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者上、庸者
工商局治庸文章研讨文章
本文2011-06-13 22:25:1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