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题。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6年下发了“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的长期目标;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任务。现就结合我县农村的实际,就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谈一点浅见。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特点
xx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67.5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9%,种养殖业是我县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农民收入有所增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但从1997年开始,增长速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趋势,直到2001年才出现反弹,2005年开始,随着中央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才真正得以提高,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11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4278元,比上年增长约9.4 %,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46元,比上年增长存在8.6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55元,比上年增长8.9 %。
(一)从农民收入的趋势看,收入总体水平逐步提高,但增幅趋缓。随着农村经营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扩大劳务输出、鼓励进城务工等途径,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存在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 元, 与较发达地区相比,同期差距较大;二是农民收入的提高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二)从农民收入的构成看,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但增收途径不稳定,实现增收的基础比较脆弱,影响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随着农村工业、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劳务输出的扩大,传统的农业重心已经逐步转移,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增收空间不断得到拓展,但由于农业收入受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疫病影响较大,影响增收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强,农民收入还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和稳定来源。
(三)从农民收入的层次看,贫困阶层的脱贫步伐明显加快,但农村内部贫富差距日益加剧,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现。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xx县的xx、xx、xx、xx、xx等山区乡镇与南半县的乡镇相比收入存在较大差距,且同一乡镇的村与村之间也相差较大;二是高低收入阶层距离拉大。从我县农村住户调查发现,2009年度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为8216元,最低的仅3258元,人均收入差距非常明显。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从调查情况看,突出的表现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从整个农村经济结构来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占60%以上,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城镇化水平不高,制约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从农业内部结构来看,多数农民长期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由于受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即使增产,农民也难以增收。从产品结构来看,大宗农产品优质品率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增收。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在调查中了解到多数群众对农业信息
浅谈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
本文2011-06-09 16:09:16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