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生态社区建设----xx县xx乡xx村的探索与实践
xx乡xx村位于我县城西南部后高山区,距县城74公里,辖16个村152个村民小组1283户4052人。2007年以来,该村以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辐射,在该村二组公路沿线统一规划建设生态社区,以统筹城乡的理念,推进加强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引导人口集中居住,逐户落实增收措施,建立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人口集中、产业支撑、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统筹项目资金,推进基础设施集约建设。缺资金、缺项目是制约落后山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性因素。针对资金、项目少,建设任务重的实际,坚持“渠道不变,统筹协调,统一安排,捆绑使用”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发挥项目叠加效应,推进基础设施集约建设。重点安排资金向生态社区建设倾斜,先后投资100余万元,整理平地150亩,实施公路改线拓宽500米;新修河堤2000米;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1处,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完成了社区居民供水工程,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建设休闲广场1个,配置各类健身器材20余套,安装路灯50盏,建公厕1座,修建垃圾池5个,栽植行道树300余棵,对居民门前统一进行了绿化,因地制宜修建休闲公园、花园3处2000多平方米,推广圈厕沼三位一体循环模式沼气池65口,社区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建设特色民居,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坚持用“让农村人享受城市生活”的崭新理念引导农民,把特色民居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居住质量的重要载体,提升档次和品位,增强社区对群众的吸引力。对规划区内新建房屋的,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风格模式、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建设质量、统一技术指导,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建设以“白墙灰瓦格子窗”为主要特征的巴山民居。对规划区内原有民居实施改造,墙壁粉刷石灰和油漆,硬化院坝,整体色调保持与新建的巴山民居基本一致。累计新建特色民居105户,改造23户。特色民居建设让生态社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移民搬迁
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2011-05-31 17:24:1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