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邮政发展函件业务的意义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04-30浏览:2925下载218次收藏

发展函件业务的意义  

邮政作为信息产业和基础产业, 必须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才能获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好外部环境。在邮政经营的诸多业务品种中, 函件寄递无疑是广大公众依法享有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服务之一。虽然邮政的发展要关注其商业前景, 但决不能放弃提供普遍服务的社会效益, 而函件的传递正是邮政提供普遍服务, 参与社会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最好方式之一。   

  1. 函件业务直接体现邮政的本质  

  近年来, 由于各方面原因, 函件业务发展缓慢, 业务量持续5 年出现负增长, 函件业务收入占邮政总收入的比例在逐年下降。1999 年, 函件业务收入仅占邮政总收入的 11% , 而邮政储蓄等派生业务收入比例却占到了30% 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当前中国邮政函件业务构成比例的快速下降, 已到了该业务不足以成为品牌业务的地步。邮政一旦失去函件这个品牌, 邮政的本质将无法体现, 邮政企业的性质将会发生变化。   

  2. 函件业务的萎缩将导致邮政丧失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环境政府的理解、支持是邮政可持续发展外部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国家对信件业务实行国家垄断, 交邮政专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信件和其它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 其资费标准由国家规定。这些规定, 都为中国邮政获得了最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任何行业获取垄断专营的空间并不大, 如果我们不利用政策环境优势, 在尚无竞争对手的领域迅速扩大业务发展的规模, 而是坐视函件量的萎缩而不顾, 将最终导致现有政策失去实际意义。邮政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泡影。   

  3. 函件业务发展是邮政企业扭亏的决定因素  

  邮政具有“三流合一”的特征, 为了保障“三流”的畅通, 我们组建了庞大的邮政通信网。但依现有的函件业务量水平, 造成网上实物流量不足, 使网络中大量的分拣设备、运输设备处理能力闲置。依南京邮区中心局为例, 由于信函量的下降, 据测算, 目前信函分拣机的综合运营效益尚不如以前的人工分拣。由于函件业务的成本支出较为固定, 所以, 只有把函件业务量搞上去, 增加网上实物流量, 才能对目前邮政企业扭亏起到决定性作用。   

1. 函件业务构成比例不合理  

  在我国邮政函件业务的主体信函业务中, 私人之间来往的信函比例约为70% , 商业信函比例于30% , 这与发达国家邮政的信函业务结构正好相反。进入90 年代以来, 电话、移动通信、e- mail 等通信手段逐渐分流了邮政信函中纯信息传递的大部分私人信函量。由于私人信函在信函总量中占的比例过高, 其量的快速下降直接导致了邮政信函业务总量也以较大幅度下降。   

  2. 树立商业信函“媒体”品牌的意识不强  

  邮政界都认为商业信函是函件业务发展的出路, 其在我国也已有20 多年的发展历史, 但长期以来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商业信函不只是邮政的一项业务, 而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媒体”, 自然更谈不上“媒体的建设”了。由于没有很好的树立商业信函“媒体”品牌, 其社会知名度不高。加上各地片面强调业务的营收, 甚至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利用商业信函散布虚假广告, 骗人钱财, 严重败坏了商函的信誉。另一方面, 由于我们“合作和双赢”的意识较弱, 加上自身诸多原因: 名址库个性化不足、严重老化, 投递网最后一公里妥投率较低等, 始终没有为商业信函的使用者—— 工商企业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电视媒体讲究收视率, 而商业信函这一“媒体”投递到位率并不高, 商家无法从寄发商业信函得到他们期望的利益回报。久而久之, 他们对这一媒体失去了兴趣。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邮政发展函件业务的意义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