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防范和化解质监执法风险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1-04-26浏览:2955下载233次收藏

      质监执法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质监机关所处地位和职责的特殊性,质监执法已越来越成为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近年来随着部分质监案件的曝光,表明执法风险将越来越多地存在于质监执法行为中。
    所谓质监执法风险,指的是质监执法过程中潜在的、因为执法主体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质监管理职能失效以及这种作为和不作为可能对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本身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因素的集合。也就是说质监干部在执法过程中,无论是在执行政策、履行执法程序还是在优化服务等方面,都要在依法行政上下工夫。因为稍有不慎,就要承担相应的执法风险。
    质监执法风险来自于两类因素,一是主观故意,主要表现在一些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淡薄,不严于律己,执法不公,执法腐败,以权谋私,这类风险“险”在明处,是相对好控制的;一类是非主观行为,是质监干部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容易受到忽视,往往是出了问题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是相对不好控制的。
    一、质监执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执法检查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执法具体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如未按规定出示检查证,未按规定履行告知义务,收集的证据来源不法定、手段不合法、违反法定程序采取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等等。二是引用法律法规不准确。如作出的决定不是引用法律法规等高级次条文,而是引用内部文件、工作规程等低级次条文,且引用的条款不明晰,定性不准确。
    2、执行政策风险。主要为:一是在机关内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多不规范。如为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有些地方往往会结合所谓的实际制定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规定。二是在外部地方政府,政出多门,干扰质监执法。
    3、人员素质风险。主要是个别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廉政防范意识不强而渎职失职,从而面临的行政或刑事处罚等风险。
    4、相对人暴力抗法引发的风险。据报道,目前我国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抗法引发的执法风险,不但给正常执法秩序带来严重影响,而且直接危及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给执法人员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二、产生质监执法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政策因素引起的执法风险
    政策性风险主要表现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上。各级单位为了更好地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往往都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规定。这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防范和化解质监执法风险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