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1年4月7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和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有效监督和镇属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我镇干部群众精诚团结、开拓奋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齐心协力促和谐,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镇域经济规模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农村经济,农民增收喜见新成效
坚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种养大户为基础、产业基地为依托、专合组织为龙头、结构调整为主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培育品牌,加快现代农业步伐;加大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服务,实施创业扶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10元,增长14%。不断稳定粮食生产。积极采取措施,遏制稻田抛荒,保证种粮面积。同时,以*村、**、**、**、**、*村等村为重点,推广“旱育秧”和“三围立体栽培”技术,建立优质稻种植基地,增加粮食产量。不断壮大畜牧产业。以发展大户为重点,新发展养殖生猪大户15户、肉牛大户5户、小家禽大户50户,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7%。***生猪养殖场养殖规模达到万头以上,成为全县最大的生猪养殖场。全年出栏生猪10万头、小家禽30万只,畜牧总产值达0.8亿元。不断发展名优水果。在改良水蜜桃、草莓等名优水果的同时,重点培育优质葡萄,新栽优质葡萄200亩。不断扩大蔬菜基地。按照“瞄准县城菜篮子,鼓满菜家钱袋子”的思路,在**村新发展大棚蔬菜200亩,在其他沿河村巩固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亩,蔬菜总产值240万公斤,总产值达220万元。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塘库养鱼200亩、江河网箱养鱼 50000平方米 ,年成鱼起水50万公斤,水产总收入约250万元。不断拓展产销平台。吸取创办*康蔬菜专业蔬菜合作社的成功经验,组建了**县惠民开发有限公司,为种养户提供农资、技术和产品销售服务,实现了农产品产销平台建设“零突破”。
二、抓项目建设,发展基础奠定新优势
全县重点项目的80%在我镇,项目建前、建中、建后一系列工作,我镇不是主角,便是配角。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一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镇、村、部门 “三级联动”,形成了全镇一盘棋、上下联动抓项目的高效服务协调机制,为项目建设尽快建成投产提供了有效服务。一年来,共为**电站、城北大道、垃圾处理场、**国道改造、**高速连接线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征地和协助征地15宗300多亩,拆迁房屋50多栋共6000多平方米,处理各类矛盾纠纷60多起,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特别是动作多年而一直没有进展的垃圾处理场自2010年6月份开工以来,已完成项目投资5200万元,占总投资的68.4%,其中土建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是目前全市同类项目建设进度最快的之一。如火如荼的重点项目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劳动就业和农民增收,城镇环境展现出新风貌、高品位,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巨大的潜在优势。
三、抓财政税收,财政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级政府一级财政”。财政是政府运行的物质保证。我们始终把财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排上重要日程,抓紧抓实、抓好抓牢。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10万元,占预算数430万元的165%,超额完成280万元。还成立了专门的班子抓协税护税工作,全年完成地税260万元,国税13万元,超额完成县里分配的任务。坚持“征管并重、增收节支”的原则,加强收支管理,成功化解历年债务270万元。全年无拖欠工资和国家规定政策补贴现象,教育经费、民政资金、粮食直补等及时到位、足额发放、专款专用,镇财政逐步步入“0”赤字运行时期。
四、抓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
我们始终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重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镇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发展需要,向上争取项目,筹集资金310万元,新建**四小校舍960多m2,改善了**四小办学条件。加强常规管理,保障校园安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全镇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验。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投入30万元、建筑面积 300m2 的镇文化站竣工投入使用。建成5个村级图书室,新购配图书2500册。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物调查工作有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色,组织参加了建国60周年歌咏大赛和2010年全县农村文艺调演等文艺活动,以滨江广场为主要阵地的社区文化蓬勃开展。卫生事业持续进步。全面实施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100多户,儿童疫苗接种率99%,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0。新农合参保率达96.3%。新建村卫生室7个。全年无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始终坚持人口计生第一国策,坚决实行一票否决,紧紧围绕“三心”服务理念,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核心,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保障必要投入,抓牢主体指标,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率,加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和村民自治工作,抓好性别比治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全面落实利益导向政策,成功实现了创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活动,全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自然增长率为7‰。被评为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镇。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就业培训6场(次)、参训2600多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救助困难户824 户、2248 人,共发放救灾款14.6万元。其中,春荒救灾442户、 8.8 万元,因灾生活困难救助382户、5.8万元。发放渔民解困资金73万元,帮助41户渔民新建和改造农房。城镇低保对象人均月补 130元,农村低保对象人均月补50元 。大病医疗救助35人、5.3万多元。全面贯彻落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全镇共有7000余人参保,参保率达78.6%,缴纳参保金76万元,2200多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第一次领到了国家发放的养老金,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和无比的幸福。其他工作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国土、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事业、关心下一代、老科协等各项工作也取得新成绩,老科协工作获市先进。
五、抓基础设施,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多方筹资投入450多万元,实施以道路、水利、饮水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通达公路 5公里 、通畅公路 10公里 ,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未雨绸缪,抢在雨季来临之前,在永江河道左岸修建了400多米的防洪堤,为**、**、**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保驾护航;6·20洪灾发生后,镇党委、政府举全力恢复水毁设施,维修**水库渠道 4公里 ,解决了几十年来的跑、冒、渗、漏、跨、塌等“老大难”问题;清理*江、*江河床1000多米、恢复稻田8亩;实施完成了**村、**村四组两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600多人安全饮水问题。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8户、改厕70户、建沼气池80口、安装太阳能130个。不断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推行“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决策机制,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筹资约1000万元,完成了镇行政中心搬迁和镇文化、国土办公大楼新建工程,大力配合实施县城路网改造工程和排污工程,县城面积不断扩大,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县城人口由2005年的3.3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5.4万人。
六、抓和谐稳定,社会局面呈现新气象
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无从谈起,人民生活无法安宁。一年来,我们多管齐下,狠抓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信访维稳,促进社会和谐。狠抓安全生产。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完善应急处理预案和应急反应机制。开展安全宣传12场(次),发放资料1800份;开展安全培训18场(次)、参训620人(次);开展安全检查45次,发现安全隐患8起、整改8起,查处安全违章6起。全年无重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2011-04-09 10:11:04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850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