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充分发挥政法职能作用 切实加强基层平安建设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1-03-26浏览:2243下载213次收藏

基层平安建设作为新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载体, 作为政法机关服务和保障县域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得到了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创建热情空前高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满意率和知晓率创出新高,已经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群众踊跃参与、各方大力支持的良好工作局面。但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我理解,关键是要进一步的统一思想,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当前基层平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查清根源,创新平安建设的手段,完善平安建设的机制,才能有的放矢的推进基层平安建设。  

一.推进基层平安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基层平安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实现全面、动态、可持续的社会稳定,平安建设则是实现全面、动态、可持续的社会稳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安居才能乐业,平安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展。  

万丈高楼平地起。平安建设的重点在基层,基层是社会稳定、平安的第一道防线。“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安则全局安”。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基层平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把基层平安建设工作放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中去落实。  

  (二)加强基层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工程。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标志。要通过抓基层平安建设,从治理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入手,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预防犯罪和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因此,基层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  

(三)加强基层平安建设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民心工程。新的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求富裕、求平安的愿望十分迫切,平安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开展基层平安建设,就是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为目标,体现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加强基层“平安建设”是深受人民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  

二.影响基层平安建设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由于目前我县农村经济仍然处在一个低的发展水平上,农民收入不高,农户生活贫困,使得农民那种狭隘的小农经济意识和私有观念及贪占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村与村之间、邻里之间、亲属之间一旦由生产生活中的利益发生纷争,他们必然会“寸土不让,寸利必争”。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受利益驱动,一些农民不惜以身试法,不顾一切捞钱,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由于农村相对落后,农民普遍不太富裕,打官司不仅费时、费力,还要花钱,因此,发生民间纠纷,部分农民不愿通过法律程序解决,而是通过家庭势力、串联、聚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甚至采取违法犯罪手段解决问题。另外,迅速扩大的贫富差距促使一些人铤而走险,通过不法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也就引发了违法犯罪。   

(二)基层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弱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的基层组织管理能力明显弱化,威信相对减弱。尤其是在农村,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民的行政管理严重弱化。基层组织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作用大大减弱。乡镇政府可支配财力减弱,对基层平安建设经费投入困难,为民办实事难,减弱了基层政府的威信。基层政法、综治机关人少事多,经费困难,打击犯罪不及时,防范力量薄弱,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村干公推直选时,由于村民的文化水平、思想水平、法律意识低,也容易产生宗族势力操纵选举的现象。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诸多因素,致使一些本该在基层解决的问题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使一些简单的纠纷问题由于处理不及时,增强了对抗性,甚至激化了矛盾,诱发群体性事件,给基层平安建设活动带来很大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充分发挥政法职能作用 切实加强基层平安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