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年全县卫生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11-03-25浏览:2083下载222次收藏

这次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省、市卫生工作会议和县“两会”精神,总结“十一五”特别是2010年全县卫生工作情况,表彰先进,科学谋划“十二五”卫生发展大计,部署2011年全县卫生工作任务,全力推进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全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作出应有贡献。会上,詹县长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紧扣发展主题,以健康保小康,“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全县卫生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致力兴办人民满意、社会认可、政府放心的卫生事业,着力打造“惠民卫生、阳光卫生、和谐卫生、法治卫生、人文卫生”品牌,大力实施“改革创新工程、农民健康工程、科教兴医工程、形象提升工程、基础建设工程”,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全县人民健康服务,为构建和谐如东服务。“十一五”期间,我县卫生工作先后被国家评为第二批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被江苏省评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先进单位、省无偿献血管理先进县、省医疗卫生机构计量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诉讼对接”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先进县、省五四红旗团委、省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单位,被南通市评为全市农村改水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文明行业、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省委巡视组、省人大调研组先后来我县视察卫生工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新华日报》等媒体先后多次报道我县卫生工作情况;市发改委将我县卫生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交流。  

一是惠民为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新农合参合率、群众受益率、社会满意度逐年攀升,2010年度,全县参合人数为834734人,参合率达99.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参合人员住院医药费实际补偿比达45.01%,万元以上的就有1314人。在县镇两级成立了合管办,落实了编制人员,基本建成了新农合网上“监、管、办”并轨的工作平台,实现在线审核、在线监控、在线结算。 2010年1月1日 实行门诊网络即看即报,3月开通县外医药费直报“绿色通道”,大大方便了参合群众结报。在去年上半年座谈和问卷调查中,基层干群满意度达100%,对经办机构的满意度达98.7%。  

二是利民为责,医疗服务水平提档升级。“十一五”期间,各级医疗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肿瘤病房大楼正式投入使用,门急诊综合大楼工程已动工兴建;县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全面装修改造;县第三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已接近尾声;丰利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全县各中心级以上医院全力推进科教兴医工程,加大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医疗科技水平。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设备,目前县内已拥有先进的德国西门子直线加速器、美国ge公司大型dsa等一批高精尖诊疗设备。县人院脑外科、icu病区、县中医院肛肠科、针灸推拿科在市内具有特色优势。各医疗卫生单位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百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建立了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启动了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机制,仅2010年成功引进研究生3人、优秀本科生5人。组织了如东县医疗卫生管理高级研修班,在全市首家与南通大学联合开办了临床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组织全县803名公共卫生人员参加全省统一的基本技能培训。  

三是以民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覆盖。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6个,县管公立医院11家,民营医院39家,县级卫生机构4家,其他社会医疗机构164个。全县14个镇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240个、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共有床位2664张,卫生技术人员4649人。目前,县、镇、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已经建立,全县“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已基本形成。推进镇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从 2010年1月1日起 ,全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药品(耗材)统一招标配送管理和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采取定单式培养了300名社区医生,落实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总体上保持平稳。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有效处置甲流感、手足口病、问题奶粉等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了120急救网络体系。积极推进一级医院妇女保健与妇产科标准化建设,认真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依法规范全县母婴保健服务行为,2009年被省列为“两癌”检查试点县之一,2010年4月,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的检查。大力规范卫生许可,积极推行“ 6c 3x”窗口服务新举措,多次获得“部门行政服务竞赛优胜杯”、“窗口行政服务竞赛流动红旗”,多人次被评为季度先进个人,县卫生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行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3月份,县卫生监督所被省卫生厅表彰为“江苏省卫生监督工作先进集体”。坚持以卫生创建、除害防病、农村改厕、生活饮用水监测为重点,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市首家实行学校健康教育副校长、社区(村)健康教育辅导员制度,创新了健康教育的新机制;2010年,14个镇49个项目村共完成农村改厕30000座,完成全年省下达任务的120%;同年掘港镇余荡村通过江苏省卫生村考核组暗访,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  

四是亲民为要,党风行风建设再结硕果。全县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文明创建和星级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大力提高卫生系统党风行风建设水平。2010年,全县卫生系统被评为“南通市文明行业”,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四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卫校、马塘医院等一批单位荣获“南通市文明单位”称号,“卫生系统爱心天使服务队”跻身县“十大精神文明品牌”行列。卫生系统政研会荣获“江苏省卫生系统优秀政促会”殊荣。积极培树具有卫生特色的“卫生系统爱心天使服务队”品牌,开展百户农民脱贫攻坚“五送工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积极开展民评工作,深化政务党务公开。积极探索“无红包医院”创建的如东模式,着力完善我县医疗系统“十制”管理模式。  

同志们,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镇、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亲切关怀、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勇于实践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始终如一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战在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的全体医疗卫生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坚持高点定位,以开局促全局,全力打好“十二五”首年之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黄金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大转型的突破期,是实现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攻坚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的战略目标。卫生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同时,“十二五”时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期,这对于我们卫生工作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也是深化医改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因此,各镇各部门以及全县卫生系统要深刻认识到,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对于完成医改三年目标,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综观全局,准确前瞻“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形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环境以及医疗服务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是全面深化医改的大环境为卫生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国家、省市都对医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加大投入、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必将有力推动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二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新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县连续八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和有力保障。三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提出新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本领,提升服务,开创事业新局面。四是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改变对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新课题。全县人均寿命提高,老龄化、高龄化趋势显著,老年医疗服务需求加大。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新发传染病以及慢性病成为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命的危险因素,精神卫生问题成为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都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高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1年全县卫生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