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2011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会议上的讲话
迎接新挑战 抢抓新机遇 奋力开创“十二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同志们:这次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的目标要求,安排部署2011年的工作任务,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起好步,奋力开创“十二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0年重点工作回顾
2010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坚持“抓科学监管促规范,抓质量安全促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效防范和降低了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全年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药害事件,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机构改革总体良好。市、县政府明确把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列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之一。在市局稽查分局加挂了市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测与评价中心牌子,把市药品检验所更名为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并加挂了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牌子。市政府把我局与市卫生局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进行了调整,设立了市局直属事业单位市食品化妆品监督所,并划转人员编制41名,划转了办公设备、执法车辆等。研究制定了《xx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9个项目建议方案。各县各项改革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改革过程中,广大干部职工讲大局、讲原则、讲奉献,做到了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
(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全面履行。一是报请市政府印发了《2010年xx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得到加强,专项整治工作主要任务全面完成。2010年,全市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641起,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户356户,查获假冒伪劣食品9747.12公斤(盒、瓶、袋)。二是牵头组织开展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等联合执法检查8次,组织各监管部门开展了肉及肉制品、问题乳粉等15个专项检查,有效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三是组织召开食品安全协调会议12次,对各县区、各监管部门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督查考核2次,并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抓手”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四是积极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及《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自查活动,报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意见》,《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工作有力推进。
(三)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新职能开展良好。2010年9月,市局开始履行餐饮服务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监管职责。市局党组提出了“八抓”工作思路,我们强化培训教育,完善许可程序,从严执法监督,开展了学校食堂、大中型酒店、餐饮具消毒等专项整治活动,集中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得到保障。期间,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468家,抽检餐饮食品7个品种180份;抽样检验餐饮具1033份,不合格357份,不合格率34.6%,对餐饮具抽检不合格的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对市食品化妆品监督所全体职工进行了为期6天的监督能力培训和4天的集中军训;举办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班6期,培训845人。
(四)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明显。一是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开展了药械质量大检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疫苗生物制品、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违法药品广告和广告药品专项整治等12项专项检查活动,查处违法违规案件464起,依法取缔无证经营药品户6家、无证生产口腔义齿窝点1处,查出假劣药械26728.15千克(瓶、袋、盒),罚没款57.9万元。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331家,完成gsp再认证150 家,gsp跟踪检查450家;抽验药品833批次,其中监督抽验501批次,经检验不合格250批次,阳性率为49.9%。上报adr监测报告887份、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124份、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150份。二是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完成了人工种植中药材基源调查工作任务,突击检查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4次,共抽验中药材、中药饮片453批次,经检验不合格245批次,不合格率54.08%。三是基本药物监管措施全面落实。与各县区局签订了《2010年度基本药物质量监管主要工作任务责任书》,与基本药物生产、配送企业签订了《基本药物生产(经营)安全责任书》,制定了基本药物配送环节监督抽验计划,建立了基本药物监管档案,加强基本药物日常监督检查,对我市生产的基本药物全部进行了抽样检验,对经营和使用环节21个品种、22个规格的基本药物进行了抽验,对抽验不合格的药品进行了查处。
(五)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每周干部职工集中进行政治业务学习,通过撰写体会、开展论坛讲座、组织外出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干部职工培训教育。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制定并完善了《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规则》、《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意见》等10类130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创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2010年,我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药品安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和基本药物监管工作年终考核中被评为“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先进单位”;在省局行政执法年度考核中名列各市州局第一;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局工作评议结果为满意。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省局正确领导和指导的结果,是市上有关部门和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以及餐饮服务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系统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加班加点工作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食品药品监管改革与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食品药品安全仍处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仍处在调整磨合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问题隐患依然存在,引发安全事件的潜在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较突出。一是生产经营使用假劣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每天从零开始,动态监管不可有一日懈怠;二是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队伍,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素质上,都存在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三是食品监管缺乏技术支撑,食品检验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四是乡镇没有食品药品监管专干,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仍然是薄弱环节;五是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形势严峻。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争取解决。
二、“十一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成就和“十二五”工作的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繁重的监管任务和复杂多变的监管形势,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始终坚持“六个结合”(即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督相结合、科学监管与服务发展相结合、城市监管与农村监管相结合、药品监管与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相结合、抓食品药品监管与抓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大力实践科学监管理念,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积极推进食品医药产业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为维护发展稳定大局、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xx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成就突出体现在六个方面。
——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已经建立。市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市、县区、乡镇层层签订责任书。各监管部门与相关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和责任书。食品药品监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已经形成,各项工作责任有效落实,食品药品安全“政府负责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已经建立。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运行顺畅。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利用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这一平台,发挥政府食品安全“牵头”、“抓手”作用,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制度、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加强食品安全信用建设、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形成了配合紧密、运行顺畅的协调机制;各监管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全力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十一五”期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凉州区已建成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天祝县已建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31个乡镇已建成市、县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
——药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每年开展药械质量“拉网式”大检查、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各项专项检查,认真落实gmp、gsp、gpp,大力推行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建设,着力改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硬件条件,努力提升管理水平,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行为逐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显著提高,群众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全市有8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15家药品批发企业、4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489家零售药店通过gsp认证;有236家医疗机构建成规范化药房。“十一五”期间,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972起,取缔无证经营户16家、无证加工口腔义齿窝点3户,查获假劣药械70495.28千克(盒、瓶、袋),罚没款153.01万元,销毁假劣药品标值99.38万元。
——科学监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已经完成,全系统执法装备、检验设备得到根本改善,监管能力得到有效加强。二是实现了对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和“四大类”(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二类精神药品)药品的全过程电子监管。三是药械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从每百万人口136份扩大到每百万人口466份,共上报adr报表2294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从2份/年提高到152份/年,共上报375份;药物滥用监测报告共上报1285份。四是充分利用“媒体广告监测系统”,跟踪筛查违法药品广告,共监测发现违法药品广告32个品种、3676次,全部移送工商部门。五是食品药品检验体系逐步健全,药品检验设施设备投入不断加大,从2005年至今,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共接受省局下达配备的国债项目仪器设备93 台(套、件),货值金额307.9万元,检验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技术监督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五年来共抽验药品3440批次,经检验不合格1859批次,阳性率为54.04%。六
局长在2011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11-03-21 16:59:12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774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