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市社会福利机构发展的思考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11-02-19浏览:2212下载225次收藏

我市社会福利机构发展的思考  

               -----**市社会福利工作情况调查  

 

社会福利服务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福利服务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推动社会福利机构的改革与发展,让社会福利服务由“补缺型”逐步适度向“普惠型”转轨,让民众共享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立足民政,面向社会,实现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化,是加快我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我市社会福利机构现状  

当前,我市正处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市社会福利机构也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三院建设”的三年时间中,全市共新建敬老院**所、改建*所,它们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我市农村敬老院规模小、结构不合理、设备陈旧的落后面貌,截止2008年底,我市共有养老福利机构**所,其中社会福利院*所,乡镇敬老院**所,民办敬老院*所,可设床位数****张。全市总人口**万人,60岁以上的老人 *.* 万人。其中鳏寡孤独、符合五保供养条件并已经享受五保的人数****人。目前在院的服务对象****人。其中孤寡老人****人,孤残儿童***人,残疾**人。另外,对有独立生活能力、本人不愿入院生活的***名五保老人实行分散寄养,实行的是集中供养与分散寄、供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然而我市是个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 *.* 万的中等城市,与现有福利机构可设床位数相比在院供养的老人仅占*、**%。由此,社会福利机构的总体供应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以人为本”的民政核心理念和民众对社会福利服务的期待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民众对社会福利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社会福利机构数量少、服务条件差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三院建设”中,农村敬老院规模小、基础设施条件差的落后面貌得到改变,但是内部设备不齐全,缺少专业服务人员等问题依然突出,我市社区福利服务刚起步,居家养老由于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老人和残疾人转向机构照顾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社会福利机构的供求矛盾。截止2008年底,全市仅有的一所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还是基督教徒们创办的,所接收的老人全部是信仰基督教的老人,目前只有**位老人在此养老。我市城市人口**万左右,如不能在民办福利机构上有所突破,这将确实难与“普惠型”社会福利服务的时代要求相匹配。  

二是社会福利机构服务对象的定位与需要福利机构服务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在办院方向上还没有大的跨越。目前社会福利机构简单分类为两种,一种为公办,一种为民办。公办社会福利机构是政府投资,理应坚持办院宗旨,将供养“三无”对象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仅仅停留在完成“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指标上,容易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效率的低下。公办福利机构要在坚持供养以“三无”对象为主的基础上,挖掘潜力,适量逐步扩大代养社会老人,即体现了“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也将增添公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发展活力。失去了服务对象社会化准确的定位,也就制约了社会福利机构加快发展的步伐。  

三是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化的发展潮流与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的传统思维之间存在矛盾,在管理上缺乏改革力度。伴随着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和公办社会福利机构已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新思路越来越具有时代价值。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市社会福利机构发展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