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抢抓机遇,狠抓落实,xx年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xx年,县人民政府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和措施,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努力化危机为机遇,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初步核算,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x万元,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xx万元,增长6.8%;第二产业xx万元,增长23.9%;第三产业xx万元,增长7.8%。工农业总产值完成xx万元,增长6%,其中:工业总产值xx万元,增长4.2%;农业总产值xx万元,增长6.8%。完成财政总收入xx万元,增长25.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x万元,增长44.8%。一般预算支出xx万元,增长32.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万元,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增长17.9%;农民人均产粮396公斤,增长5.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万元,增长20.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02%,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和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呈现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三农”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共发放种粮补贴、农资增支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资金xx万元,落实好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具下乡等促进消费政策,全年累计销售下乡商品xx件,总金额xx万元,补贴金额xx万元。
粮食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落实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强化农业科技措施落实,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粮食总产xx万公斤,增产xx万公斤,增长5.5%。
支柱产业培育取得新成效。新烟区建设稳步推进,规范化栽培和地膜烟种植技术广泛推广,烟叶生产自然灾害风险保障与互助合作体系初步形成,烤烟生产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完成烤烟种植xx万亩,收购烟叶xx万担,实现烟农收入xx万元,完成烟叶税xx万元。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逐步构建了可持续经营的林业新体系。完成xx万亩核桃打塘任务,定植核桃xx万亩,全县经济林果总面积达xx万亩,实现林业产值xx万元,增长4.7%。加大畜牧业扶持力度,共发放小额信贷资金xx万元扶持畜牧业发展,年末生猪出栏xx万头,增长7%;大牲畜出栏xx万头,增长6.7%;家禽出栏xx万羽,增长5.3%。实现畜牧业产值xx万元,增长5.9%。劳务输出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输出渠道进一步拓宽,劳务经济迎难而上,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xx万人,实现劳务收入xx万元。
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投入专项资金xx万元,完成xx个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任务,筹资xx万元支持xx个村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完成xx户扶贫安居工程和xx个村民小组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完成xx户xx人易地搬迁,累计新增解决了xx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突出抓好项目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坚持把扩大投资规模作为保增长的着力点,紧紧围绕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投向,集中力量做项目、争项目、抓项目落地建设,多渠道争取投入,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组织实施各类项目xx个,开展重点项目前期工作xx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万元,增长41.4%。全县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xx至天保xx段(含xx至xx)二级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县城至xx、xx至砚山、xx至xx等一批重点公路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完成“通达工程”建设148.3公里、“通畅工程”建设xx公里、战恢项目xx公里;开工建设2009年度“通达工程” xx公里,完成2009年度xx公里“通畅工程”的招投标工作,筹资xx万元支持和鼓励农村群众自建弹石路xx公里、水泥路xx公里,全年累计新建和改造公路xx公里,初步形成了干线公路与乡镇道路相协调的路网结构,群众运输、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高度重视水利规划,完成全县节水灌溉、雨水积蓄利用、农村饮水安全等规划,启动迷牛、新发寨水源建设等前期工作。全面推进水务改革,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完成xx小型农村水利改革试点工作。田冲水库建成试蓄水,团结水库建设进展顺利,江东、老胖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工投入使用,完成2009年第二批、第三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xx三岔河土地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清河片区水利工程、龙坪片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一批农田水利基础建设,xx镇供水管网改造投入使用,筹资xx万元支持群众建设山区节水小水窖xx件。全年建成各类水利工程xx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xx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地1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xx万亩,解决了35449人、15023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
城乡开发建设力度加大。县城总体规划调整正按程序上报审批;xx总体规划修编及其它专业性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xx中心小城镇二期开发土地征用报批,实施了县城、xx等乡镇部分老街道改造,县城垃圾处理厂完成招投标,即将动工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市政功能进一步健全。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xx海子电站投入试运行,完成xx35千伏变电站技改增容,争取上级投入xx万元,实施了220个村民小组8137户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全县累计改造43967户,改造率达72.1%。
同时,加快通信网络建设,新建移动通信基站63个,移动信号综合覆盖率达97%。
(三)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认真落实省、州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的税收返还、电价补贴、社保基金缓缴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度难关,2008年下半年停业的6户重点冶炼企业全部恢复生产。铝土矿开发顺利启动,已完成矿区土地征用,洗选厂及配套公共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认真落实产业政策,加快新型技术推广运用,福鑫铸造厂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免烧砖、页岩砖等新型节能材料广泛应用,工业经济综合效能明显提高。实现工业总产值xx万元,增长4.2%;工业增加值xx万元,增长9.6%。进一步改进服务,营造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共实施各类经济合作项目19个,合同投资总额xx万元,实际到位资金xx万元,分别增长93.1%、11.8%。
(四)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资金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争取上级扩大转移支付,加快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支柱产业,促进财政增收。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x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1.6%,增长44.8%。切实巩固“乡财县管”成果,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了国库统一集中支付制度、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1585个村民小组实现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启动实施8个省级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投入xx万元实施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创新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认真落实增收节支各项措施,严格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重要基础设施、重点民生项目、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xx万元,完成预算调整的99.6%,增长31.7 %,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抓住国家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积极调整存贷款结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扶持力度,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xx万元,比年初增长19.7%,各项贷款余额xx万元,比年初增长58.7%,净增贷款xx万元。积极拓展社会保障覆盖面,充分发挥保险在转移风险、实施补偿中的作用。完成保费收入xx万元,保险赔付xx万元,为维护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推进“七彩云南xx保护行动”,生态县建设步伐加快
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目标,制定出台了加快生态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完成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基础调查和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为生态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入推进“七彩云南xx保护行动”,大力推进污染减排、节能降耗,严格环境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引导企业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九股水、鑫泰锌业、润熔、东鑫等冶炼企业节能技术改造进展顺利,淘汰落后产能铁合金3600kva、水泥熟料2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50吨、化学需氧量10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02%,圆满完成了州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大力发展生态产业,xx阳荷地理标志登记认证通过农业部评审,青龙山茶厂“高原谢氏”茶叶获得国家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完成人工造林4.94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61.32万亩;新建成沼气池900口,节柴改灶1162眼,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2.3%。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活环境整治,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xx乡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江龙生态村和北塔绿色社区通过州级验收。加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挖掘,xx镇上果壮族“女子太阳节”、xx乡么所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县职中实训楼等一批教育重点项目投入使用,县二中搬迁,县一中、县一小综合楼改造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累计投入资金xx万元,完成中小学校d级危房改造3. 8万平方米 ,新建校舍 75225平方米 。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健全完善教育激励和贫困学生奖励补助机制,312名优秀贫困学生获得“爱心圆梦”助学奖励xx万元。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完成了县城区学校校(园)长和部分缺岗教师招聘,“两基”工作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扎实抓好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科技、人才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强化科普知识宣传普及,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大。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8项,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7项,评定科技成果奖5项,举办科技示范样板1.3万亩,推广各类增产增收科技措施157万亩(次)。强化管理和培训,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强科技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扶持培养,开展各类科技培训936期59875人(次),评定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技术职称124人,4项科技计划项目获国家和省级立项扶持。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各类急需和实用人才引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公开考录公务员50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52人,招募13名大学毕业生参加支农、支医、支教,选派38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xx、xx、xx卫生院业务用房投入使用,县医院医技楼、xx中心卫生院门诊楼等一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推进,补偿参合群众医疗费用xx万元,惠及群众33.7万人(次),圆满完成了2010年新农合筹资任务,参合率达93.8%,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稳步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巩固初级卫生保健,启动实施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项目,加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保健服务需求。计生优质服务和人口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深入推进,“奖优免补”政策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持续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长足发展。积极扩大农村文化阵地,新建乡镇文化站2个、农村文化活动室80间,开展拉孩片区繁荣农村文化试点项目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在“五一”、“七一”、建国60周年等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文体活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发展。加大广播电视推广力度,启动实施50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2500户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群众听广播、看电视条件进一步改善。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贷免扶补”等就业政策,加强创业扶持,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取得突破。发放“贷免扶补”创业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xx万元,扶持235人创业,带动就业220余人。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开发公益性岗位168个,安排就业困难人员147人。新开发就业岗位856个,城镇新增就业8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新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5117人,新增各类保险参险人员6947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认真做好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工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严格落实优抚政策,加大困难救助力度,16394名受灾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基本生活得到保障。1050套 52500平方米 廉租住房建设进展顺利,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819户262万元,重建和改造农村民居地震安居房1000户,改造农村危房1060户,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困难问题逐步缓解。
同时,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残联工作,地方志、档案、统计、人防、地震、气象、粮食、供销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七)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和服务,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全民法律素质不断增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县城和xx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投入使用,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推进,“打、防、管、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邪教防范工作,圆满完成了建国6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保卫任务。深入推进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禁毒防艾工作进一步加强,省级“先进平安县”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认真做好征兵、转业复退军人安置和伤残军人优抚工作,双拥共建活动取得新成效。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继续推进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抓好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政府应急管理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断提高。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切实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公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自觉接受县人大、政协的监督和评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办理建议99件,提案95件,办复率达100%,办理质量不断提高。按照州、县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素质建设等得到全面加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完善和落实法制政府、责任政府各项制度,全面推行阳光政府建设,实施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开展重大决策听证8项,公示重要事项11项,对33项重点工作进行通报,55个单位开通了“96128”专线,进一步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完成了第三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3项,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强化审计监督,加强预算执行审计,纠正违规资金x
XX年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2011-02-15 15:06:51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645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