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 推进社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社会组织是指相对于政党、政府、企业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被称为“第三部门”的各类民间性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以及社区活动团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的重要领域。创先争优活动,
为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成为推动社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和生动实践。
一、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亟待建立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
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社会组织主要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基金会在省以上民政部门登记,律师事务所由司法局登记,会计师事务所由财政局登记)。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区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计230个,其中社会团体137个,有正式单位会员8697个、个人会员167741人,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民办非企业单位93个,有从业人员606人。涵盖房地产、建筑、医药、矿产、茶叶、蔬菜、水果、养殖等各个行业,涉及教育、劳动、科技、文体、卫生、社会福利、中介服务等各个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已经遍布城乡,广泛活跃在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全区社团专职工作人员272名,其中党员195名,组织关系在社团的40名。社团建立了党组织的有2个(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小溪塔诚信农产品产销协会),在册党员40人(个私协会37人,全部为个体工商户)。全区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从业党员180名。符合建立党组织的有36个,有党员但不符合党组织建立条件的有33个,无党员的有24个。目前已建立党组织的有36个(全部为乡镇转制单位),有在册党员147人。另外,有33名党员组织关系在社区或人才交流中心。
从夷陵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状来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党组织覆盖率偏低,党建工作缺位,党员作用不明显,服务社会能力有待增强。究其成因:
(一)管理部门重视不够,工作偏颇。社团、民非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被称为体制之外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尽管发展很快,但由于国家给予的扶持、培育政策很少,因此相对于传统组织形态而言,大都规模相对较小,社会影响力不大,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暂时还不十分显著。因而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了单位资质审查,注重了登记条件和程序,而忽视了这类组织的党建工作。
(二)社会组织认识不足,工作被动。作为社会组织的举办者,尤其是部分民办非企业单位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认识比较模糊,不理解、不支持,认为自己凭本事、靠能力生存,“单位无党组织照样能管理好,经营好”,甚至认为现在很多党的工作就是“作秀”、走形式,担心开展党建工作会分散精力,影响自己单位的经营和发展。从业人员对开展党的工作不关心,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所谓”的态度,导致在社会组织中党员发展工作滞后。
(三)员工流动性强,党建缺乏基础。社团实行的会员制,入会自愿,出会自由,是一种松散型管理模式,会员绝大部分兼职,党员组织关系大都在主职工作的行政、事业机关和企业单位。民非单位虽属实体性,但由于举办者的目的大都是把民非单位作为一种自己谋生的职业和手段,雇佣人员重专业、重实用、重效益,同时,由于民非大都规模较小,经济实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 推进社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本文2011-01-21 15:54:22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581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