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xx党校的教学安排,11月23~29日,xx党校第xx期干部进修班的32名学员在副校长xx同志、班主任xx同志的带领下,赴海南省海口市、琼海市和万宁市对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海南省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听取了海南省委党校xx教授关于海南省有关情况的专题讲座。现将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海南省自然资源概况
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海南省现辖18个市县,1个洋浦经济开发区和1个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总人口为845.03万。其中,少数民族144.89万,占总人口的17.4%,黎族是海南最大的少数民族。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其地势中高周低,年平均气温为23~27°c,年均降水量为1500毫米,典型的气候特点为长夏无冬。
海南省国土资源丰富。其土地总面积为353.54万公顷,约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全省洋渔场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沿海滩涂面积2.57万公顷。海南省已探明有工业储量的矿产资源66种,储量位于全国前列的优势矿产有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矿产,以富铁矿、铝土矿为代表的金属矿产,以玻璃用砂、饰面用花岗岩以及天然矿泉水为代表的非金属矿产等。
海南省旅游资源极富特色。在长达 1528公里 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 50~60%;多数地方海水清澈,沙白如絮;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当今国际旅游者喜爱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这五要素,海南环岛沿岸均兼而有之。在东海岸线上,还有特殊的热带海岸森林景观----红树林和热带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观----珊瑚礁。海南岛 1000米 以上的山峰有81座,大多绵延起伏、山形奇特。颇负盛名的有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气势磅礴的鹦歌岭,奇石叠峰的东山岭,瀑布飞泻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岭、类锋岭、吊罗山、霸王岭等,均是登山旅游和避暑的胜地。海南岛上温泉分布广泛,多数温泉矿化度低、温度高、水量大、水质佳,属治疗性温泉,且温泉所在区域景色宜人。 比较有名的有兴隆温泉、南平温泉、蓝洋温泉、七仙岭温泉、官塘温泉和半岭矿泉等,适于观光疗养。
二、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988年4月13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 4月26日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20年来,海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来看,自建省以来,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8年到1994年的探索发展期。1988年,海南建省的消息轰动全国。当时中央给予海南省最为特殊也最为明确的政策是:“海南省的改革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要在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建立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主要是市场调节的新体制框架”。在有深圳淘金热的先例指引下,一股汹涌的人才大潮迅速集结,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向海南。据统计,1988年前后,共有18万人前往海南省求职。在积累了大量人才资源后,海南开始寻求经济腾飞的机遇。建省初期,海南地价低廉且环境优越,很快便成了国内外房地产商首选的风水宝地。1991年房地产大潮席卷而来,全国5000多家房地产公司云集海南,约占当时全国房地产公司总数的15%。飞涨的房价让众多的炒房者开始玩起击鼓传花的游戏。当年的海南,演绎了无数的传奇故事,如今仍叱刹风云的王石、冯仑、潘石屹等人,当年无一不在海南摸爬滚打过。
建省初期,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海南大胆在全国率先推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小政府大社会”框架、省直管市县模式、放开生产生活资料市场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使海南在短短的几年中取得了体制上的优势, 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国防前哨”, 一跃成为全国改革的先行“试验区”和对外开放的前沿。
第二阶段是1995年到2002年
关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1-01-19 10:11:1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