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弥勒文化与和谐社会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1-01-19浏览:2772下载214次收藏

弥勒文化包括印度弥勒·阿逸多有关的文化现象和中国浙江奉化布袋和尚有关的文化现象。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历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逐步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其中国化得最彻底最完美的是弥勒菩萨,从法相庄严、戴冠危坐的形象转化为裸露大肚、笑口大开、体态自在的光头和尚。这位光头和尚就是唐末五代奉化僧人布袋和尚,佛教界称之为“弥勒化身”“布袋弥勒”。

奉化是布袋和尚的出世、成长、出家、弘法、圆寂、安葬之地,具有深厚的弥勒文化积淀。布袋弥勒文化又是以和谐和乐为核心内容,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用材料。为此,我们通过走访布袋和尚遗迹,听取流传在奉化各地的有关布袋和尚传说,阅读两次在奉化举行的全国性弥勒文化研讨会的有关论文,初步疏理出弥勒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和有益成分。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佛  像  

以布袋和尚为原型的弥勒佛像,自从五代后梁在奉化第一次出现以后,逐渐风行全国,以至传到世界各地。经过几百年雕塑专家和民间艺人的加工修改,达到了至善至美的程度。在全国众多的塑像中,艺术水平之高,制作数量之多,普及范围之广,堪称第一。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弥勒的大肚,体现了中华民族固有的“宽容厚道、严己宽人、宽大为怀”传统美德。中国的老百姓一向以为肚子大的人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吸纳不同观点,忍受冤枉委屈,曾有“宰相肚里好撑船”之说,还用“肚量放宽,事情总会异明白”,劝慰受到冤枉委屈的人们。而弥勒的大肚远非古代宰相可比。他容天容地,岂止容纳小小船只。大肚宽容是处理好人间关系的良方。比如,有一对夫妻,曾经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搞得“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闹到分手边缘”。后来受到弥勒形象的感染,遇到矛盾,互相忍让,避免冲突,最后风平浪静,家庭和谐。家庭关系改善之后,同事关系、社会关系也随之改善。他们深有体会地说,大度宽容是家庭、单位、社会和谐的滑润剂。

弥勒的大笑,显示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有多方面的意义。笑是健康之源。人们常说,笑一笑,百年少。笑可以延年益寿。笑是致富之道。人们又说,和气生财。笑可以改善人间关系,增加物质财富。笑是一种力量。面对人生困难和挫折,积极乐观,充满信心,毫不自馁,迎难而上,最后,得以战而胜之。笑还是化解矛盾的软化剂。面对怒气冲冲的对方,如果不是以怒对努,而是笑脸相迎,平心静气,耐心解释,就会使对方逐渐软化,使矛盾得到顺利解决。弥勒的笑,是欢喜的笑,乐观的笑,诙谐的笑,有很大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有人说,看到弥勒的笑,心头的乌云逐渐驱散,烦躁的心情逐渐安定,对未来产生了希望。现在许多商家都在门厅内供奉布袋弥勒佛像,向顾客表示微笑服务,有助于店主与顾客的和谐。

弥勒的自在,体现了下层人民的生活特征。其他的佛像,都是正襟危坐,一丝不苟,唯有布袋弥勒,坦诚自然,无拘无束,似坐非坐,似卧非卧,随随便便,体现出平民化的风格。平民百姓,劳动之余,很需要席地而坐,舒展身体,得到放松和休息。弥勒的这种姿态,也拉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与大肚、大笑构成了和谐的统一体。

布袋弥勒佛像的这些文化内涵,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增砖添瓦,所以有人称之为“和谐标兵”、“和谐大使”。许多佛教信徒,在朝拜弥勒之后,受到弥勒形象的感染,心胸豁达了,心情开朗了,性格温和了,与家人、亲友、同事相处和谐了。

偈  语  

布袋和尚生前留下许多偈语(佛教中的一种诗体),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比如,他在《插秧偈》中说:“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插秧是边退边插,人往后退,秧向前进。“退后原来是向前”,既体现了插秧的辩证法,也体现了生活的辩证法。人们常说:“进一步剑拔弩张,退一步海阔天空。”意思是当人们相互争执的时候,不要寸步不让,步步进逼,而应相互礼让,以退为进,恢复和谐。

又如,他在《忍辱偈》中说:“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笑口暗消磨。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人生在世,总有是非憎爱、知己冤家。如何对待?布袋和尚主张“忍辱”、“共和”、“放开笑口”。这对心态和谐、人间和谐、社会和谐都具有积极意义。

他在《趋利偈》中说:“趋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害人坑。疾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王。”偈中表达了布袋和尚的名利观。他认为趋利求名只是白忙一场,利与名常常害人非浅,只有赶快回复到爹娘生下来时的本来面目,才能纯洁心灵,成为觉王(即成佛)。这对于过于热衷功名利禄,且陷入苦恼而不能自拔的人们,也可说是一服精神良药。

再如:他在《布袋偈》中说:“坐也布袋,行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一些专家解释,“放下”是佛门修炼的最高境界,世人之所以产生各种困扰,都是由于“放不下”:放不下功名,放不下财产,放不下享受,放不下忧愁……一旦放下,那就摆脱一切烦恼,获得快乐“自在”,实现心态和谐,家庭和顺,社会和乐,世界和平。

传  说  

布袋和尚在奉化生活几十年,出世长汀村,出家、圆寂岳林寺,弘法雪窦寺,行善岳林庄,归葬中塔寺,足迹遍及全市。期间还曾游化天台、杭州、福建等地。他所到之处,都给百姓带来和谐和乐,流传着大量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充满着人民性、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弥勒文化与和谐社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