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投资发展环境调研报告
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工作的调查及建议
(送审稿)
自治州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工作自2003年开展以来,进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机关作风得到了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投资与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和提高。招商引资数额逐年增加。今年1-8月,全州执行招商引资项目315个,到位资金84亿元,同比增长40.22%。实现工业增加值47.11亿元,同比增长26.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84亿元,同比增长62.1%,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有诸多与又好又快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对此,我们于近日组织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县市和州直部门对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个别县市和州直部门对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总认为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是州党委、州人民政府的事,是主要领导的责任,与本部门特别是本人关系不大,“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代表昌吉形象”的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缺乏快速发展的紧迫感和务必发展的责任感。
(二)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大局意识、宗旨观念不强
一些行政机关的党员干部宗旨观念、大局观念不强,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仍然局限于本部门、本单位。顾及本单位利益多,考虑大局利益少,特别个别垂管、条管单位强调强调上级部门规定多,结合本地实际和发展需求少,存在垄断运营、服务意识差等问题,如供电行业,群众对此意见较大。另外一些办事人员宗旨意识淡薄,服务质量不高,存在承诺不践诺、熟人好办事、群众办事难以及“小鬼难缠”和“中梗阻”现象时有发生。
(三)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制度相关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我州的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工作,自2003年以来开展以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没有得到落实,多数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落实到实际上,同时也存在一些制度上的不完善,对各行业办事程序、环节要求、时间限制不明确,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工作的优劣没有明确列入目标考核内容,没有与各单位及个人的利益挂钩。
(四)政务服务中心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大部分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功能和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的虽然建起了专门的政务中心大厅,但管理不规范,功能不全,运行不正常,进驻单位对办事柜台,不能充分授权,普遍存在人进权未进的情况,使一些可以在政务大厅当场办理的事项仍在“体外”循环,办事群众“两头跑”的现象比较普遍。到目前仍有两个县市没有建起政务服务中心大厅。
(五)监督不力,对违反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相关责任人的追究不力
目前,对事关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重点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更多是事后监督,对事前、事中的监督还存在很多空白和盲点,对行政审批、行政服务存在着事前监督不到位,事后监督跟不上的问题。在对损害投资与发展环境行为处理和追究上,虽然2003年制定下发了《关于损害投资与发展环境行为的处理办法》,但是在具体处理和追究是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没有形成应有的威慑力。
二、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教育,充分认识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工作紧迫感
(二)健全制度制度 保证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加强效能建设 提高工作效率
(四)规范运行 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中心应有的作用
 
优化投资发展环境调研报告
本文2011-01-05 12:45:5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