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工作调研报告
全民创业,政府应做些什么
近年来,安阳县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推动就业、市场调节就业”的就业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投入,壮大服务体系,推动了全民创业工作深入开展,使全县就业形势逐年保持稳定。就“政府推动就业”来讲,政策引导、社会化服务、搭建平台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安阳县基本情况
安阳县有总人口93.4万,其中农业人口81.8万,农村劳动力54.3万,富余劳动力35万。2009年安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8万,占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90.9%,创劳务收入28.2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3496元,占安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176.6元的56.6%。据2010年10月底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达34.8万人,其中劳务输出19.2万人。
安阳县有城镇居民人口11.6万,其中城镇职工7.65万人,下岗职工1.5万人,占城镇职工总人数的19.6%。据2010年10月底统计,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52人,占全年目标 3500 人的127.2%;其中,“4050”人员等特困难群体再就业人员1453人,占全年目标 1100 人的132.1%。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5%,控制在目标4.5%以内。
二、政府在推动全民创业中的主要做法
(一)重在“全民”,政策先行
安阳县从技术、资金、信息等多方面入手,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特别是在政策指导、创业引导、场地、贷款、技术培训、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了创业者大力支持。县税务部门为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创业制定了减免税收政策;县工商部门放宽投资主体限制和放宽自主创业的出资条件,全面支持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大力推动投融资方式创新,成立了安阳新东投资公司、县信用担保投资公司和华信小额贷款公司,实现了我县投融资体制的重大突破。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许家沟乡黄口村惠民资金互助社;2010年,安阳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80万元,补贴范围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同时,该县获得上级支持创业就业基金900万元,用于对农民工或下岗再就业职工的补贴。
安阳县妇联牵头开展了妇女创业行动,对有创业愿望、有创业能力、有创业项目的下岗失业妇女进行“免单”的创业知识培训,并给予每人3万元至5万元小额贷款用于创办微小企业,实现自主创业。该县涌现出一大批自立自强、自主创业的优秀创业者,柏庄镇外出务工人员索贵芹,去年参加创业培训班后,在家乡投资10多万元创办了内衣加工厂,带动返乡农民工40多人就业,现在企业产销两旺。蒋村乡下岗职工王爱红夫妇,在当地党委、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持下获贴息贷款4万元,建起养猪场,去年,纯收入超过8万元,今年,王爱红夫妇再扩大规模,已达到存栏80头的养殖规模。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培训模式,创建技能培训基地21个,在学校、农村举行家政、月嫂、电脑、美容等劳务输出技能培训。2010年前三季度,该县向返乡农民工发放4600张免费培训卡,组织开展各种技能,种养技术培训170多期;为企业发布招工信息287家,涉及岗位60000多个,有4100人经过信息提供或技术培训后再次外出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实现就业。
2010年前三季度,在县政府帮扶下全县共有7700余名农民工当上老板,带动3万多返乡农民工在本地实现再就业,全县在本地就业的农民达到16万人。
(二)真诚服务,悉心解忧
为开辟通道破解返乡困局,安阳县全面开展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为用工企业、求职者提供服务。开设了“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创业者答疑解惑,搭起就业信息共享的桥梁。
安丰乡是农业大乡,为了引导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经营中走出来,把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安丰乡多举措培养知识型农民,先后百余次邀请市县农技专家送技术上门服务,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棚前舍后,开展实地培训,手把手向农民传授先进、高效的耕作方式,使全乡9000余名群众掌握了特色种养技术。如今,建成了1100亩大棚蔬菜基地、5000亩山药基地、千亩草莓基地、千亩朝天椒基地、万亩胡萝卜基地,个个成为安阳县叫得响的品牌。对建成的农产品基地采取统一采购、统一治理、统一销售的治理方式,成立农
就业创业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2011-01-02 08:42:0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