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年畜牧兽医局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0-12-21浏览:2372下载125次收藏
2010年,全县畜牧兽医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大五中全会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提升畜牧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强化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为重点,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产业化调整,提高养殖效益,稳步发展畜牧业。一年来,通过全县各部门及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县人代会提出的畜牧业发展目标,实现全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畜禽饲养量持续稳定。截至2010年底,预计全县生猪存栏23.6万头,完成年计划的100.4%,同比增长2.6%;生猪出栏61万头,其中:肉猪出栏15.3万头,完成年计划的102%,同比增长6.5%,仔猪出栏45.7万头。牛存栏5.86万头,完成年计划的101%,同比增长11.8%;出栏0.99万头,完成年计划的101%,同比增长1.4%。羊存栏1.92万只,完成年计划的101%,同比增长10.3%;羊出栏0.64万只,完成年计划的106.7%,同比增长3.2%。家禽出栏47万只,完成年计划的102%,同比增长11.9%。
(二)畜禽产品产量稳定增加。截至2010年底,预计全县肉蛋总产量1.37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肉类总产1.30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7.3%,同比增长3.1%;禽蛋产量0.06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4.5%,同比增长17.4%。
(三)畜牧业产值有所增加。2010年,预计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7%,同比增长0.5%,牧业产值预计占农业总产值34%,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狠抓动物防疫工作,强化防疫责任。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机制,强化防疫责任,严格强制免疫,深入疫情排查,扎实有序地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县畜禽疫病死亡率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控制范围以内,确保了我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动物防疫。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部署,按照国务院“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动物防疫工作,于2010年1月26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紧急通知》(宁府办明电〔2010〕2号),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年初在与市畜牧兽医局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的基础上,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县畜牧兽医局又与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签订《动物防疫责任合同》,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再与各村牧医员签订《防疫责任合同》。我局下发《关于成立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宁牧发〔2010〕8号)文件,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总支书记、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办公室、法规股、兽医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控制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局领导分片负责联系各乡(镇),县级专业技术人员分组负责联系各乡(镇),乡(镇)兽医站技术员分别联系挂钩各村,指导督促和参与动物防疫工作。将全县9个乡(镇)划分为四个片区,即**镇片区;磨黑、德安、梅子片区;同心、德化片区;普义、勐先、黎明片区。4名局领导带队深入挂钩联系的片区,配合乡、村组织和指导免疫注射和疫病监测、防控知识宣传、防疫综合服务等工作,消除防控工作死角和免疫空白点。
2、创新机制,狠抓措施落实。为促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我们积极创新机制,狠抓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有力、有序、有效、扎实深入地推进综合防控工作。一是春防期间,先在**镇和勐先乡推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强制免疫试点,经过县、乡、村各级业务技术员的共同努力,这两个乡镇提前完成春防工作任务,在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此,在秋防工作中,全县推开“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免疫模式,保证了全年动物防疫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二是乡(镇)兽医站技术人员各自建立一个免疫示范村,在春防和秋防工作中分别亲自实施免疫注射口蹄疫100头,猪瘟100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00头,禽流感100羽和鸡新城疫100羽,为科学防控动物疫病,规范免疫注射工作起到了示范样板的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动物免疫档案。四是加强对春防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我局加大对乡、村防疫工作的检查和督查工作力度,局领导带队分四个小组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对动物免疫户口册和动物免疫档案进行抽查,以督促落实防疫工作中的各项措施,检查指导具体业务工作中的不足,使免疫注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全年免疫注射猪口蹄疫疫苗425467头,应免动物密度为106.73%;免疫注射牛口蹄疫疫苗94970头,应免动物密度为102.39%;免疫注射羊口蹄疫疫苗30939只,应免动物密度为101.27%;免疫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404114头,应免动物密度为101.5%;免疫注射猪瘟疫苗416976头,应免动物密度为104.59%;免疫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苗830491羽,应免动物密度为99.78%;免疫注射鸡新城疫疫苗715895羽,应免动物密度为95.67%。其它常规动物疫病的免疫注射情况为:免疫注射猪肺疫89643头,免疫注射牛出败疫苗40033头,牛气肿疽12007头,免疫注射禽霍乱疫苗399514羽,犬只群体免疫率为60.4%。全年佩戴免疫标识125749套。
3、加强动物检疫工作。认真做好动物检疫的执法监督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值班制度,严格操作规程,促进动物检疫工作规范化,达到“以检促免”效果。重点加强产地检疫、活畜市场检疫及屠宰检疫工作,严把产地、屠宰、流通运输等环节的检疫关,实行查证验物,严格检疫,对全县畜禽屠宰坚持“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分散经营”和“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的原则,屠宰检疫率和上市畜产品检验率达100%。2010年,全县开展产地检疫畜禽96047头(只),其中:猪63826头,牛4845头,羊305只,禽类27022只,其它49头(只)。屠宰检疫动物37457头只,其中猪33396头,牛3929头,羊77只,其它55头(只)。
4、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和检测工作。在春秋两防结束后,按照省厅要求,配合市局对全县9个乡镇进行随机抽查,并采集免疫血清报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抗体。共送检畜禽血清、动物组织等样品1000份,其中:牲畜免疫口蹄疫血清115份、鸡血清495份、猪血清114份、羊血清83份。同时,做好疫情网络传输及报告工作,专人负责对县区网络传输的管理,确保动物疫情网络传输报告及时、数据和情况报告准确。通过以上措施,我县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实效。
(二)加大科技推广,科技兴牧进程有序推进。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和饲草饲料开发利用力度,着力在畜牧生产过程中突出优良畜禽品种改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科技兴牧进程有序推进。一是以推广猪人工授精改良为重点,加大猪品种改良站点建设,全面提高生猪良种覆盖率。2010年,全县预计完成猪杂交改良6.8万胎(其中:人工授精5.3万胎),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二是提高饲料入户率,预计推广浓缩饲料2.7万吨,配合饲料入户率达90%以上;三是加强饲草饲料开发,积极引导广大农户积极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年内共种植优质牧草0.3万亩,推广制作青贮料2.66万吨、氨化料0.5万吨,有效缓解了我县畜牧业发展饲料不足的部分矛盾,为发展畜牧业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加大对养殖户畜牧兽医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大力普及推广各种实用养殖技术,全年举办畜禽养殖及动物防疫培训班145期2.13万人次,提高了农户科学养殖水平。
(三)强化行政执法,畜产品质量监督到位。我们把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落实监管责任,扎实有序地开展了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活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按照省市要求,针对不同时期的监督执法重点,成立了兽药饲料等质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分别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推进各阶段专项整治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以禁用兽药、假劣兽药,科学安全用药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等为宣传重点,通过悬挂横幅、印发和张贴宣传材料、进村入户走访、设立咨询服务台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共印发各类宣传材料3000多份、动物卫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等宣传材料1000余份,签订《责任合同》57份;三是强化监督执法,提升监管水平。按照上级要求,分批对兽药饲料经营户进行了抽查,没有出现销售“瘦肉精”和激素类饲料的违法行为。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7人次,组织检查38次,检查兽药、饲料经营户316家(次),没收假劣兽药43公斤;集中检查农贸市场10个,畜产品经营户521户次(日常市场检疫除外);检出不合格动物产品3580公斤,对检出的不合格动物及动物产品按有关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有效地对畜产品和兽药饲料经营市场进行了监督管理。四是认真做好“春节、十•一”等重大节庆日和传统节日期间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了节日期间县内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安全。
(四)强化项目实施管理,项目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我们把推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和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作为一项重中之中工作抓紧抓实,切实加强实施管理,组织实施完成了2009年度**镇民主村石桥寨、勐先乡和平村2个养殖小区建设项目,投入项目专项资金50万元(25万元/个),新建沼气池、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110立方米,并于2010年10月竣工。2010年度**谦刚生猪养殖场、磨黑镇曼见村、**潘多利猪场3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已批复,项目投入中央资金60万元(其中:**谦刚生猪养殖场25万元、磨黑镇曼见村养殖小区10万元,**潘多利猪场养殖小区10万元),目前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小区道路开通及地基平整等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初步验收了2009年第三批扩大内需县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1个,项目投资59.8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2万元,省级配套资金7.82万元),以及2009年中央扩大内需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勐先乡、德化乡、德安乡),项目投资47.9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1.7万元,省级配套资金6.24万元),通过项目的建设,改进和完善了县级实验室条件,进一步强化了我县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提升了动物疫病基层动物防疫、疫病监测及快速反应能力。三是验收了2009年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3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0年畜牧兽医局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