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对文化建设要落到实处,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自己在索罗乡的工作实际,以索罗乡为例,针对全乡群众文化生活、文化教育、科技培训开展等的现状,对全乡的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今后加快全乡农村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索罗乡文化建设现状
索罗乡地处崆峒区东北部,与泾川、镇原接壤,属边远塬区,距城区约 55公里 ,土地总面积57.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3240户12828人。目前,全乡建成乡中心文化站1个,已投入使用,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10个,藏书达23万多册,电视覆盖10个村,普及一万多农民,有民间“秦腔艺术团”1个,“一乡一中心”活动场所1个,“一场一村”活动场所3个。有远程教育设备9村,书店3家,棋牌室4个。全乡每年利用庙会等召开群众性文化交流活动5场,每年春节群众自发性的举办社火等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另外,通过远程教育对群众集中开展科技、法律、种植、养殖等各类形式的培训8500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的制约,索罗乡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乡文化站建设相对滞后,文化阵地萎缩。乡文化站在农村文化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一个乡来说,是文化发展的前沿。以前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职能上消弱,使乡文化站没有专门活动场所,原有的乡文化活动器材、设施、图书等不断流失,无法正常开展群众文化生活。乡文化干部身兼数职,专业水平差,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力不从心,比较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加快农村文化发展,特别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2、思想认识存在差距。农村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的作用,在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心目中是一片空白,大部分干部认为,没饭吃不行,没衣穿不行,没房住不行,没钱花不行,文化活动不搞没什么大问题,根本没有认识到文化建设能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比如在索罗实施的“农家书屋”、“一村一场”项目上,村干部缺乏积极主动性,不向上争取而由政府摊派。这从一个侧面反
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本文2010-12-06 20:49:1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