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农业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计划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0-12-05浏览:2550下载162次收藏

xx县农业局关于“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工作计划的报告

2006-2010年五年来,按照“十一五”总体规划工作思路和既定的目标任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州、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发展目标,坚持“巩固粮油、做大蔬菜、做强水果、提升特色,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原则,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得到了持续较快发展,顺利实现了既定目标,使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三农”和谐发展的格局已具雏形
(一)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006年392424亩,粮食总产12885万公斤;2007年426546亩,粮食总产13299.7万公斤, 2008年437129亩,粮食总产13601.8万公斤;2009年453248亩,14702.2万公斤;2010年458346亩,预计实现粮食总产14833.1万公斤,比2006年增粮1948.1万公斤,增长15.12%。五年来累计总产粮食69321.8万公斤,年均增粮389.62万公斤,年均增长率3.58%。
(二)农业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农业效益得到提升
2006-2009年分别实现农业生产总值7.7亿元、 9.06亿元、12.4亿元、13.75亿元;2010年预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4.68亿元,比2006年增6.89亿元,增长89.48%;全县五年累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57.59亿元,年均增长率17.51%。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2006-2009年分别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35元、2259元、2621元、2998元;2010年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298元,比2006年增1263元,增长62.06%;五年年均增长率12.83%。
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一)五年来,以“泸选一号”、“滇粳优系列”、“楚粳优系列”等为主的优质米逐年有所扩大,品种更新日新月异。累计推广优质稻24.076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57.69%,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益,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五年来,全县按照“上规模,上档次,提质量,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启动以中枢镇小龙甸为中心规模上万亩、亩产值超万元的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基本形成了四大蔬菜产业带:一是以中枢为代表的精细蔬菜产业带,打造我县现代农业示范村;二是以金马、旧城、白水为代表的时鲜蔬菜产业带,重点发展莴笋、青花、番茄、茄子、荷兰豆等;三是以三塘、向阳等东部山区为代表的高山蔬菜产业带,重点发展大白菜、甘蓝、白花等;四以永宁、舞街等为代表的加工型蔬菜产业带,重点发展小米辣、生姜、青刀豆等。全县累计种植32.27万亩,产量64.51万吨,实现产值3.34亿元。特别是2010年我局积极争取到省州项目资金支持900余万元,新建设施大棚1650亩,完成大棚建设3800余亩,简易大棚即将完成15000亩,积极开展工厂化育苗,免费为菜农提供蔬菜苗450万余株。为我县蔬菜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五年来,全县水果产业逐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2001年设计注册了“云露”牌高原梨商标,2004年通过了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云露”牌高原梨的知名度明显提高,外销势头日益强劲,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今年全县大部分高原梨果园亩产值均达万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0年全县水果栽植面积累计达12.2万亩,投产面积8万亩,总产60100吨,实现产值15737.5万元。
(四)以油料、啤酒大麦、脱毒马铃薯、灯盏花等优势产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其中,油料、啤酒大麦在冬季农业开发中,突显效益。五年来,累计种植油料53.86万亩,总产6578.55万公斤,实现产值2.3亿元;累计种植啤酒大麦70.68万亩,总产35340万公斤,实现产值3.5亿元,既缓解了粮食压力,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推广种植的脱毒马铃薯为山区农民的增收发挥了巨大的效益,灯盏花、“三七”、草乌、万寿菊等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五)2009年九月以来,百年不遇的特大持续干旱,给我县农业生产带了了严峻考验,面对灾情,我县抓住机遇,充分估计困难,科学制定水改旱。一是扩大水改旱面积。水稻播种面积由2009年的9万亩调减到5.8万亩,减少的3.2万亩主要改为种植烤烟、蔬菜和玉米等耐旱粮经作物。玉米播种面积由12万亩增加到15万亩,马铃薯面积由3.5万亩增加到5万亩,并坚持标准进行水改旱。二是扩大晚秋作物种植面积。晚秋作物种植面积达5万亩,其中:秋荞2万亩,秋马铃薯3万亩。使全县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全面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农业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计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