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调研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11-30浏览:2284下载154次收藏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搞好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广大居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社区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民的生存需求。“社区是我家,平安靠大家”,社区治安工作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一、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现状:

自平安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坚持把稳定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深化创安活动,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群防群治治安防范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社会矛盾纠纷逐年减少,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得到有效控制,居民群众的创安知晓率和满意度有所提高,社区创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多,社会成份复杂,人际关系淡化,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特点的减弱,宣传发动不到位,居民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不强,保安硬件设施不完善、缺乏必要的防身护身器材,加之自觉性和责任心不强,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机会。目前社区犯罪在类型上的特点表现为以侵占财产为目的的财产犯罪,如盗窃(尤其是车辆盗窃和入室盗窃);诈骗等,约占90%左右,社区治安“久治不安”和社区违法犯罪“常打不息”已经成为社区综合治理的顽症。针对存在的问题,社区走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之路,保障社区安全、健康、大明、和谐的发展。

问题和原因:

(一)硬件设施基础薄弱,治安隐患多

一是散  小区被湖滨路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四大块,周围没有围墙,但有近30个出口,且出口久没有人员进行管理,是不折不扣的敞开式小区,犯罪分子易进入小区作案且便于逃脱。

二是乱  小区是八十年代建成的老小区,规划不很合理,楼房布局乱;临近城郊结合部,一侧是元人管理的荒山,形成了许多防范死角,给犯罪分子造成了一定的可乘之机。

三是缺  巡逻人员缺乏必要的防身、防护器材和基本报警设备,多数楼房缺少必要的防范措施,如楼房的下水管道均元任何防攀爬设施,楼道天窗盖未加锁等,为犯罪分子入室盗窃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是杂  由于小区大多是旧楼房,出租的较多,小区内开店的,开商店的,搞加工的等干什么的都有,流动人口多,造成环境杂,人员杂。公安人员办案中发现,有些流动人口专吃 “窝边草”或充当“家贼”,专在小区内作案,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成了小区发案的新特点,给治安防范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五是黑  小区中的路灯等照明设施管理不善,多数楼道和下房无灯,有的即使原来有灯,但因南钢改制,路灯坏后也元人及时予以修理,尽管社区多次与相关单位协调,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调研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