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的特定环境
试析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的特定环境
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是当务之急,历史所需,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因此,科学有效地加强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在当今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加强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要强调“资”
所谓资,主要是指建立和加强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新农村的多元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过程中有着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阶级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对文化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我们今天讲的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的“资”包括:首先,加强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要有党性。即指加强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的目的和要求具有明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敏锐性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决定着多元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为谁服务、对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是有益还是有害所持的基本态度等问题。在我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的群众文化历来源远流长,异彩纷呈。从原始先民在宽阔的空地上燃起篝火,载歌载舞庆贺猎物的丰收;到春节元宵起龙狮,到社火祝福新岁平安丰收,歌颂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数千年的传承和延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俗景象。国家庆典、地方庆典等载体如迎香港、澳门回归和地方节日庆祝活动等,都要求具有很强的党性。其次,加强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要有人民性。群众文化发展到今天,从形式及内涵与以往已大不相同。如果说以往的群众文化更多具备庆典与欢乐的内容,而当今的群众文化则增添了人们经济生活的内涵,突出了市场经济的格调,更多更广泛地体现了时代性和人民性的特点。群众文化有它不可比拟的广泛性与群众性。不管是小型的或是大中型的群众文艺活动,牵涉到千家万户男女老幼齐上阵,三百六十行行行不缺。“文化抬台,经济唱戏”在当今广大的农村已成气候。另一方面,加强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还要与自觉抵制各种愚昧、迷信倾向、腐朽思想和消除伪科学融为一体,坚决打击求神拜庙、封建迷信和赌博犯罪行为,真正体现着人民文化为人民的思想。第三,加强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要有民族性。处在构建新型农村的转折点上的当今农民往往表现出了一种既想继续保持迷恋旧老传统封建文化,又尝试接受着新的现代文明优越文化诱惑的挑战。一方面,向往本土情结,譬如宝鸡的炎帝节,南方的荔枝节,吐鲁番的葡萄节,曲阜的孔子文化节,宁波等省市的梁祝婚俗节等等,使群众文化得到充分展示,其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外国节逐渐传入我国并被国人接受模仿。在发现了可喜的多元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倡导的仍然是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高昂的爱国热情,体现着民族性和不懈地奋斗精神风貌传统文化,这首先要从最基础最根本最广泛的农村抓起。
二、加强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要重视“能”
所谓能,主要是指根据农村的特点构造品牌活动
试析新农村多元文化建设的特定环境
本文2010-11-28 10:17:23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205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