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残联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残联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以解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切入点,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扶贫与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宣传文体、组织联络和信访维权工作,促使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的质量不断提高,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xx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一)残疾人康复工作。一是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80例。启动了“国家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云南亮晴行动”项目。二是装配假肢和矫形器51例。三是将14名重度贫困精神病患者送州二院住院治疗,为38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协调解决一年的免费服药。四是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辅助器具554件。五是为我县13名肢体带残的残疾少年儿童实施免费肢体矫治项目。
(二)教育工作。一是重视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工作,加大协调力度,让残疾少年儿童入学接受教育,入学率达90%。二是争取“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资助残疾学生30人,资助金额达16250元。三是争取社会助学资金11900元,资助残疾学生40人。四是筹集资金46400元,资助考取大学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66名。五是补助州特校学生116人次,补助资金31600元,使贫困残疾人及其子女能顺利入学就读。
(三)扶贫与社会保障。一是充分整合彩票公益金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项目,加大残疾人危房改造实施力度,已改造200户,改善了残疾人住房困难户的居住条件。二是充分利用“助残日”开展扶贫活动,五年来,县残工委每年都发动全县各单位到挂钩村开展扶残助残活动,有80多个单位的66407人/次干部职工和群众参加,共走访慰问残疾人7982人/次,捐资506028元、大米22785公斤、香油345公斤,此外还有白糖、化肥、衣服、棉被、学习用具等。
(四)就业培训工作。一是举办了残疾人摩托车维修、计算机应用、家电维修、小手工艺编织、补鞋配匙、塑藤家具编织、绣球制作等技能培训班,187人参加培训学习,44人领到省劳动厅颁发的资格证书,培训结束后县残联还给每位学员配发一套实用工具,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结合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实际,在乡镇举办了40期3595名残疾人或其亲属参加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二是加大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全县各级各部门安置残疾人34人,对没有安置残疾人就业或安置达不到比例的单位,委托地税部门依法依规征收就业保障金,为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宣传文体工作。一是在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等节日,组织上街宣传,倡导全民关心扶助残疾人,关爱生命,预防残疾发生,组织两场电影晚会,观看《爱亦无声》、《隐形的翅膀》,激励公民自立自强关爱残疾人。二是利用网站和其他媒体扩大宣传,拓展宣传领域,五年来共在中央及省州残联和县人民政府网站报道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消息123则,其他媒体上刊播70多则,出简报64期,有力地宣传了我县的残疾人事业。三是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县选派的两名运动员夺得1枚金牌,获得一个第四、一个第五、一个第六的好成绩,李吉被选入国家队,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坐式排球比赛,我县演员何赵明也参加了残奥会开幕式表演;2009年11月在昆明举行的云南省第九届残疾人体育运动会上,xx县选派的9名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大理州参赛,夺得2金4银3铜9枚奖牌。
(六)组织联络工作。一是加强乡村两级残疾人组织建设,配备了残疾人工作人员,2009年12月对8个乡镇和89个村级残疾人联络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进一步完善乡村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统一制作了乡镇残联、村残协的牌子和规章制度,并把规章制度上墙。二是完成了二代证换发工作。为更好地方便残疾人、服务残疾人,把各种类别、各个等级的残疾人进一步澄清,摸清底数,给党和政府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县残联精心组织,下到各个乡镇的村委会进村为残疾人集中办理采集残疾人基本信息、换发新证手续。在互联网第二代残疾人证管理系统中录入了5500多名残疾人基本信息,换发新证5500多本。在办证的基础上,建立了残疾人基本信息数据库,完成了全县残疾人基本情况统计工作。2010年底共计换发新证5821本。
(七)信访维权工作。我会把残疾人的呼声和意见作为第一信号,把代表和维护残疾人利益作为第一职责,热情接待、认真解释、积极协调,让残疾人满意,五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669件(次)。为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帮助,我会还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五年来共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41人次,成功为5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残疾人事业,特别是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往往被普遍化、平均化的要求所掩盖或忽视,现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基本缺乏针对残疾人特殊需求的内容和有效措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备,覆盖面还比较窄,缺乏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机制;残疾人保障和服务投入明显不足,服务设施和专业人才队伍匮乏;资源不足和现有资源整合利用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保障与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和广大残疾人需求之间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难以有效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特殊困难和基本需求。2009年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表明,“超过一半的有就业能力且在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未就业,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水平的54.6%,增长幅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5%的城镇残疾人和65%的农村残疾人需要生活救助,目前平均仅有23%左右的残疾人享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近40%的残疾人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40.5%的城镇未就业残疾人和76.9%的农村未就业残疾人靠家庭供养和邻里接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残疾人事
县残联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
本文2010-11-20 21:34:06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143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