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和2011年工作意见
“十一五”主要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市供销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改革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服务“三农”为宗旨,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搞好农资供应,着力改造、提升传统经营网点,创新经营业态,扎实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以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两社一会”为切入点,积级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拓展业务、扩大购销,提高效益。经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经济运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供销社系统按照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为农服务方向,坚持开放办社方针,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以拓展业务为重点,以网络建设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以加快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为目的,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千方百计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压力和影响,按照集中精力谋发展,围绕“三农”抓服务,开放办社拓业务,创新管理增效益的思路和办法抓改革发展工作,全系统取得了购销增长、队伍壮大、实力增强、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的业绩。
(一)购销总额大幅增长,年递增率均在两位数以上
2009年全系统完成商品购进总额280702万元,比2005年商品购进总额115292万元增加165410万元,增长1.43倍,年递增25.6%。其中农副产品采购完成94680万元,比2005年的28360万元,增加66320万元,增长2.34倍,年递增35.2%。完成商品销售总额295446万元,比2005年的117690万元,增加177756万元,增长1.51倍,年递增25.9%。供应各种化肥45.3万吨,比2005年的29.1万吨增供16.2万吨,市场占有率已达85%以上。2010年预计购进总额完成30亿元以上,其中农副产品采购预计完成10亿元以上;商品销售总额预计完成31亿元以上,商品购销总额可望再创历史新高。
(二)队伍不断壮大
2009年底,全系统共有企业81户,其中基层社46户,各类公司厂35户 ,干部学校一所、企业户数新增25户。有员工5542人,新增员工3269人,退休、离体人员2103 人,纳入管理范围的原下岗人员3000多人。
(三)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至2009年底全系统资产总额达14.9亿元,所有者权益4.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5.1亿元和1.2亿元;实现利润1136万元,比2005年的210万元,增926万元,利润增长4.4倍;上缴税费1307万元,比2005年增399万元,社会贡献总额10277万元,比2005年增4878万元。
“十一五”期间全市供销社系统取得良好业绩,全面完成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红塔区社和通海县社被省社授予10强县联社;红塔区大营街、通海高大、新平戛洒三个基层社被省社授予20强基层社;百信集团、红塔区农资公司、市农资公司三户企业被省社授予50强企业;市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工作得到了总社和省社的充分肯定,连续四年受到总社、省人事厅、省社的表彰奖励。
二、主要工作
(一)提升、改造传统营销网点,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认真履行服务“三农”职责,大力推进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切实搞好农资供应。一是巩固和发展各级农资经营网点,采取公司和基层社直接投资建设及改造提升网点,依托农村有一定经营实力和经营设施,信誉较好的个体经营者发展农资供应网点等措施,恢复并发展了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减少的化肥供应网点,保证了村村有农资经营网点,方便群众购买农资。二是整合供销社资源,构筑为“三农”服务的农资供应体系,创新经营手段,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发展以市农资公司和红塔区农资公司为龙头、县农资公司为依托、基层社为基础的现代农资连锁经营业态。三是整合社会资源,积极组建农资消费合作社,对入社农户实行优惠价并保证及时供应,进一步密切了供销社和农民的关系。四是发挥农资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行业自律公约,规范会员经营行为,提供信息服务,协调货源和维护农资市场稳定。至2009年全系统共建有农资供应网点860个,其中连锁经营网点539个,“十一五”期间供销社在全市以化肥为主的农资供应量及比重越来越大,2009年供应各种化肥45.3万吨,化肥供应量占市场需求量的85%以上。
整合优势资源,切实抓好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建设,扩大购销业务。一是依托红塔区供销社百信集团、新平县万佳超市、澄江采购公司、易门鑫达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建立配送中心,通过发挥系统网络优势,发展乡村连锁超市、便民店。至2009年底共建综合服务社630个,连锁超市50个,乡村便利便民店114个。二是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主动参与、配合商务部门开展工作,在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主办”作用。2009年底,我市供销社系统共建成经商务部门验收的配送中心7个,农家店437个、农资农家店162个。三是整合社会资源,企业根据自身条件自创品牌或利用设施场地引入社会资金、技术、能人加盟供销社大力建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至2009年底,全市供销社共建日用工业品经营网点794个,农副产品经营网点35个,“两社一会”868个,网点的建设和发展,对推进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扩大供销社经营业务,改善乡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二)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的带动。市供销社通过认真分析,在系统内选择了10户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培育,这些企业涉及蔬菜、食用菌、果品、肉类等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和流通,与助农增收关联度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且符合当地党委政府的产业导向。经过几年的努力,供销社培育的10户龙头企业中已有4户企业列为省、市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带动作用,在建立完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2009年全系统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11万吨,完成农副产品采购94680万元。
(三)大力发展“两社一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思路,切实加强“两社一会”的发展。到2009 年底,发展“两社一会”868个,其中:专业生产(消费)合作社203个、专业协会35个,综合服务社630个。专业生产(消费)合作社入社人数达86370人,带动农户176000户。2009年专业合作社、协会为农民推销农产品51000吨。综合服务社服务农户251000户,供应化肥71750吨。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对接,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积极组织各类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十一五”期间全市供销社通过各种途径,根据农民需要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乡村人才素质。培训内容涉及农产品经纪人,庄稼医生,蔬菜、水果、茶叶栽培,新化肥、新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等。每年培训农民一万多人次。现已有1734人取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35人取得庄稼医生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商品意识,对提高农产品质量,搞活农产品流通,助农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获全国总社农民实用技能鉴定和农产品经纪人星火科技培训工作优秀单位。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区社及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购销业务增长与经济效益提高不协调,发展的质量不高,基础不牢固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运行机制活力不够,企业领导创新意识不强,开拓发展动力不足,员工积极性不高,风险意识不强的问题比较普遍。
三是市、县(区)供销社机关机构编制少,工作人员老化和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
四是供销社系统的部份干部和企业领导,在发展理念上还存在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更新不快,创新意识不强,对推进和实现供销社“二次创业”目标任务,存在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信心不足等问题。
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全市供销社系统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履行服务“三农”的工作职责,深入贯彻国务院〔2009〕40号,省委、省政府〔2008〕14号,市委〔2009〕3号文件精神和省政府、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分别在曲靖市、会泽县召开的供销社“二次创业”推进会及典型经验推介会精神,按照市政府《2010年市政府重点督查的二十项重要工作和十件实事任务分解的通知》(玉政办发〔2010〕40号)文件精神要求,全力抓好“二次创业”的各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10月,完成经营总额34.5亿元,占年计划的86.3%;完成农副产品采购7亿元,占年计划的78.5%;化肥销售37.6万吨,占年计划的110.6%;实现利润931万元,占年计划的93.1%。
二、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二次创业”相关文件精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10月,全系统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省委[2008]14号及市委[2009]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改革发展方向、目标任务,树立责任感、紧迫感,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二次创业”工作顺利推进。
(二)抗大旱促生产,确保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面对百年一遇的严重旱情,全市供销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社《关于落实省委领导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春耕农资供应,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市供销合作社5月10日接发电后,吕宗文主任作了批示要求:
1.召开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人员参加的紧急会议,学习传达《紧急通知》精神,结合系统实际,提出5点贯彻落实意见。
2.县区供销合作社要迅速行动,按贯彻意见要求,由分管领导带队,对辖区内的各经营网点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查。
3.农资经营企业要做到品种全、价格平稳、质量保证。
4.要保证边远地区肥源充足,确保供应。
(三)突出 “乡村流通工程”建设重点,着力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各项工作
1.加快市、县区农资配送中心建设,增强幅射带动功能,提高农资商品配送率;改造、提升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开展方便、快捷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注重农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经营服务质量和水平。
2.加快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设。抓住“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机遇,改造、提升经营网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建设,发挥区域配送作用,提高商品配送率,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保障农村食品安全。
3.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两社一会”,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农产品购销经营网络。
4.组织各类人员培训,加快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
5.探索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网络建设。
6.稳步推进乡村流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四)建立和完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激励机制
根据市供销社与省供销社签订的年度考核目标责任书,市供销社与各县区供销社签订了2010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并制定了考核办法。
(五)建立和完善“二次创业”进展情况统计上报工作制度
为便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县区年度“二次创业”工作进展情况,市供销社下发了关于继续做好年度“乡村流通工程”建设项目及投入使用情况季报表填报工作的通知,对填报上报时间和填报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六)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在确定和组织实施“二次创业”乡村流通工程建设项目的同时,指导各县区供销社认真做好省级“乡村流通工程”项目和总社“新网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已上报省级“乡村流通工程”申请补助项目15个、总社“新网工程”申请补助项目6个。
(七)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
坚持合作制原则,实行开放办社,广泛吸纳社会能人、资金、技术加盟供销社,夯实基础,壮大队伍。制定实施基层供销合作社振兴发展战略,扶持、支持基层供销合作社兴办各种类型的经营实体,增强实力,增强服务功能。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引导社员参与基层供销社经营管理,密切与农民社员的关系。
(八)转变职能、转变发展方式
进一步转变市、县(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好指导、服务、协调、监督、教育培训的职能。一方面做好公益性的服务工作,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搭建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切实抓好社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使出资人职责,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做大做强社有企业。
(九)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改革发展环境
各县(区)社按照省、市供销社办公室工作会议的要求,积极做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热点、亮点宣传工作,利用信息、简报及各种媒体报道供销社建设“乡村流通工程”和服务“三农”的典型,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推进“二次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气氛。
三、“乡村流通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一)改造、提升、新建红塔区、江川、华宁、澄江、易门、峨山县供销社、市农资公司7个农资配送中心,计划投资917万元,新增库容10250㎡。截止10月底,已完成投资901.5万元,占计划98%;新增库容10395㎡,占计划101%。其中红塔区、江川、华宁、易门县供销社和市农资公司5个农资配送中心改造、提升建设项目已完工。
(二)改造、提升红塔区、澄江、新平县供销社日用工业品配送中心3个,计划投资420万元,新增库容4000㎡。截止10月底,已完成投资843万元,占计划210%;新增库容5748㎡,占计划144%。其中红塔区、新平县供销社改造、提升日用工业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已完工。
(三)发展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连锁经营网点200个,计划投资400万元。截止10月底,已完成179个,占计划90%;完成投资476万元,占计划120%。
(四)重点扶持发展5户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计划投资17030万元。截止10月底,已完成投资12356万元,占计划73%;完成产值52060万元。
(五)改造、提升、新建乡村农贸市场9个,计划投资235万元。截止10月底,已完成投资182万元,占计划77%;市场交易额6330万元。
(六)建设乡村流通信息发布或采集点
供销社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和2011年工作意见
本文2010-11-20 21:31:58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142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